第六百八十七章,讀報先生(第2/2頁)

“至我大明開國,永樂年間,安南屢屢犯我大明邊境,安南國王又夜郎自大,肆意妄為,竟一意稱孤道寡。”

“我大明忍無可忍,這才派兵出征安南,從永樂四年至永樂七年,經大小戰役幾十次,最終大獲全勝,消滅篡位的安南胡氏政權,得十五府,四十一州,二百八縣,遂設立交趾布政使司。”

周知時講的是關於安南的歷史,這讓在場的眾人紛紛點頭,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安南和大明的歷史淵源。

“至宣宗時期,這安南距離我中土實在是太遠了,我大明遂撤兵北返,撤銷交趾布政使司,至此,安南又不屬於我大明之管轄。”

“然,這安南實為大明交趾,自古以來都是我華夏神州的一部分。”

講完了安南的歷史,周知時也是給出了一個評論。

那就是這安南其實啊,自古以來都是我華夏之地,我大明曾經就在這裏設置了交趾布政使司,後來是因為我們覺得太遠了所以才放棄了。

“原來如此,這安南就是交趾啊,自古以來都是我大明的國土啊~”

“那現在安南又為何犯我大明邊境呢?”

眾人一聽,紛紛點頭,接著腦海中又冒出了疑問,為何這安南現在又要犯我大明?

“打開地圖~”

周知時笑了笑吩咐道,很快茶樓裏面的店小二就拿出了一張大明地圖掛了起來。

“大家請看安南的位置~”

“它位於廣西以南,東臨東海,南與占城相接,西與南掌(後世的老撾)、盆蠻(後世老撾的一部分)相接,北方則是與我大明的雲南、廣西相接,中間有十萬大山相隔開。”

周知時對著地圖開始介紹安南的地理位置來。

“安南的地理位置極其的重要,它地處中南半島,與我大明有陸地相接,是我大明從陸地進入南洋地區的重要渠道。”

“說到安南此次兵犯我廣西龍州,其理由是因為我大明不接受其稱臣納貢。”

“這就不得不提下去年我大明新出的大明藩屬國條約,在以前,只要是向我大明稱臣納貢的,都可以從我大明這裏獲得數倍的回贈,所以我大明周邊各國都紛紛來朝。”

“這雖然是我大明泱泱大國之體現,但因為我大明每每都是數倍回之,也是讓南洋諸國看到有利可圖,年年朝貢,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也是對我大明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以至於在宣宗時期不得不下令限制各國朝貢的次數和規模。”

“南洋諸國朝貢我大明,名為朝貢,其實多為獲利,前面的時候就朝貢的事情,我也專門的發表了這方面的愚見。”

“陛下和朝堂滾滾諸公,正是因為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加之現在往返南洋的商船極多,為此也是專門制定了大明藩屬國協議。”

“從此以後,想要成為大明藩屬國的,只有簽署這份協議,並且嚴格執行協議書上面的條約才能夠算是我大明藩屬國,我大明才願意接受其稱臣納貢。”

“但是去年的時候,簽署協議的只有朝鮮、倭國和呂宋,這有這三國願意成為我大明的藩屬國,安南並沒有簽署協議,所以就不算是我大明的藩屬國。”

“不是我大明藩屬國,所以我大明就不接受其稱臣納貢,安南就無法從我大明這邊獲得豐厚的回贈,於是就懷恨在心,所以這才有了這一次的兵犯我廣西龍州之事。”

“說到底,這件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無非就是我大明不願意在為了所謂的面子而損害我大明自身之國力。”

“南洋諸國從此以後休想再通過朝貢來獲利,然此政策觸犯了這些南洋小國的利益,所以不僅僅安南出兵犯我廣西,暹羅、占城、渤泥國、麻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等南洋諸國依對我大明商人加征關稅。”

“甚至於還有國家專門組織人員襲擊我大明商船,殺戮我大明商人之事發生。”

周知時將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等等講解的清清楚楚,也是讓在場的眾人頓時就弄清楚了這事情的一切。

說到底其實就是利益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