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老木匣子裏的錢, 是家裏全部的家當。

一頓飯余秀蘭都吃得食不下咽。

趙楓作為家裏的最底層,好奇壞了,飯後悄悄湊到趙柯身邊兒打聽:“姐,咱家有多少錢啊?”

趙柯捏著他的耳朵, 離遠點兒, “不該打聽的別打聽, 跟你關系不大。”

“我現在也拿成年男人的工分呢, 咱家的錢也有我的貢獻,咋就不該打聽。”

余秀蘭出現在他身後, 咬牙切齒地說:“你那點兒工分, 就夠你炫飯的, 你看誰家大小夥子有你吃的多?光長個子不長腦!”

趙楓這兩個月, 又躥了一厘米,有一米八了。

放眼望過整個趙村兒生產隊,都沒有比他吸收更好的,成天雜糧飯也能躥這麽高。

但他該慫還是慫, 幹笑兩聲, 溜走。

余秀蘭看著他這出兒,火氣不降反升,“別人家這歲數,都結婚生孩子了,他倒好,成天除了知道吃, 腦子裏啥都沒有。”

趙柯心道:也不是只知道吃, 還知道掏別人家白菜了。

余秀蘭說道完趙楓, 又轉向趙柯, “還不去大隊!”

趙柯瞬間沒了悠閑, 腳底抹油,消失在余秀蘭同志的眼前。

現在才七點半,她也沒急著走,回屋裏翻開筆記本,拿著筆寫寫畫畫。

七點五十,趙棉敲窗戶提醒她,趙柯立馬合上本子,背著挎包去隊委會。

三分鐘後,趙柯走進隊委大院兒。

隊長趙新山、許副隊長、牛會計都坐在房檐下,一人面前擺著個搪瓷缸子,手裏頭全都夾著旱煙吧嗒吧嗒地抽。

趙柯挨個打招呼,然後對趙新山說:“大隊長,我有點兒事兒跟你商量。”

她語氣這麽正式,趙新山拿煙的手指了指前面,道:“坐下說吧。”

趙柯進屋拿了個馬紮,放在許副隊長和牛會計給她空出來的地兒,邊掏筆記本邊說:“之前隊長帶著生產隊社員給我姐撐腰,幫我家要到了我姐的賠償,我們全家商量著,得回報大隊……”

趙新山抽完最後一口,煙頭直接按在地上,“這是應該的,咱生產隊的姑娘哪能讓外村兒的人欺負。”

趙柯笑道:“主要是我媽,思想覺悟高,把建設農村當終身事業,我這新婦女主任不能太落後啊。”

牛會計笑著調侃:“余秀蘭同志到哪個崗位都積極發光發熱。”

她天天家訪,遭了好多社員的抱怨。

但這份兒心,確實是好的,不像很多社員,上工都不積極了。

趙柯說:“我姐那三百塊賠償,我姐同意拿出來,借給大隊發展副業。”

趙新山三人的視線全都落在趙柯身上,神情認真起來。

趙新山道:“你詳細說說。”

趙柯打開筆記本。

其他三人目光都落在她那筆記本上,一看到上面的字,牛會計就笑了,“你這也太潦草了。”

二十分鐘,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寫得快字就飛起來了,也就她自己能分辨出寫得是啥。

趙柯靦腆地笑了笑,進入主題:“我對農村的副業經驗不足,有啥不妥的,幾位叔伯隨便指正。”

“你說吧。”

“我是這麽想的,咱村兒目前基本依靠農業,有經驗的副業,就是養殖,但生產隊只養著一頭牛,兩頭豬,各家也就養兩只雞鴨,增收有限。”

趙村生產隊這只牛屬於集體,買了三年了,正是壯年,比房子都貴重,有時候重活都不舍得它幹。

兩頭豬,冬天的時候一頭要賣出去,一頭宰殺完,全生產隊按人口分,一百五六十斤,一個人也就分個半斤左右。

好些人家不舍得吃,都得賣掉。

雞鴨更不用說,攢一筐蛋最少得一個月,還得天天下蛋,整個夏秋兩季的蛋一口不吃,頂多也就賣幾塊錢。

“這三百塊錢我們家借給生產隊,再買一頭牛配種,再買兩三頭豬,一些雞鴨鵝,冬天社員們都能多點兒分紅,明年再慢慢擴大養殖規模。”

牛會計聽到這裏,直接誇贊:“這是好事兒啊,要是能多分紅,今年冬天大家都能過個好年,全生產隊都得謝你們家。”

趙新山沒說話,沉默地拿出煙紙,卷了根煙,沒點著,放到鼻子下聞。

許副隊長歲數大,愛端長者架子,也更保守,提出質疑:“擴大規模,三百塊錢可不夠幹啥。”

三百塊錢,對單家單戶來說,是不少,也挺讓村裏人眼紅,可真要放到整個生產隊,能做的確實不多。

但趙柯家就算有能力拿出更多,她也只打算拿出這些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錢。

之所以抱走整個錢匣子,單純是為了逗一逗余秀蘭同志。

對於許副隊長的話,趙柯回復道:“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成立個生產合作社,生產隊各家如果願意參與並且入股一定的份額,可以幾家買一頭豬或者喂養多少只雞鴨,集體養殖,到時候按照比例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