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189

江檸並沒有在隔壁大隊久待, 發放完了物資,就沿著沙河的受災情況,帶著船隊去了下一個大隊, 舅爺爺他們立刻喊:“那個大隊我認識, 我我熟,我帶你們去!”又喊他的兩個兒子:“解放, 去喊你弟弟一起,別叫檸檸給人欺負了!”

舅爺爺的兒子姚解放忙去喊他弟弟,弟媳婦大聲喊:“我娘家就是前水大隊的,我跟你們一塊去!”

還有旁的人喊:“我娘家也是前水大隊的,你們到了那就喊一聲水根, 那是我兄弟!”

有了熟人就好辦事,江檸就這樣, 沿著沙河一處一處的分發賑災物資,很快吳城水埠到鄰市, 全都知道了,吳城水埠鎮飛出去的金鳳凰,又飛回來賑濟災民了。

到了鄰市那邊,江國泰知道消息後,又是一陣感嘆, 他自己也出了十萬塊錢, 買了許多物資, 跟江檸一樣, 打上他公司企業的名字在外包裝上, 也在船上拉上了橫幅, 跟江檸一起去分發賑災物資。

和江檸一起來的京城志願者們,來到本地後, 語言不通,全賴江家村派出去的小夥子們、縣衙、公安局等派出去的人翻譯,好在他們不需要做什麽,船上拉著橫幅,讓這些災民們知道都是哪些人哪些組織捐贈過來的賑災糧食和物資。

江家村的人,是從來不知道謙虛為何物的,默默做好事不留名?那根本不存在,他們恨不能喊的天下人皆知,不然這些人怎麽知道是江檸捐贈的物資,知道是他們臨河大隊江家村的人捐贈的物資?不說出來,怎麽擴大他們臨河大隊,乃至江家村的影響力?

江檸本人也沒什麽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做好事,為什麽不留名?

江家村的人出去都是宣揚水埠鎮臨河大隊江家村,許家村的人,就宣揚臨河大隊:“是我們臨河大隊的人捐的,江檸你知不知道?她就是我們臨河大隊的,考上京大那個!”

江家村的人就連忙補上一句:“這些物資大半都是我們村江檸個人捐贈給家鄉父老的,希望我們眾志成城,共度水災助!”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去年才考上大學,考出去的江檸帶著她七八艘大貨船的物資又回來了,她的名字,可以說是灑遍鄰市和烏江市受災地區的每個角落。

因為組織得當,物資得以分發到每個真正受災的民眾手中,沒有遭遇哄搶之類,加上是家鄉本地的小姑娘,也沒人說什麽既然捐贈為什麽不捐贈千兒八萬的話,因為看過江檸采訪視頻的人都知道,這個小姑娘家境十分貧寒,周圍人家家戶戶是小樓房,只有她家是小破屋,沒聽那些人說嗎?小姑娘把自己的獎學金全都捐出來,購買物資了。

也有很多人暗地裏咋舌,這麽多物資,得花多少獎學金啊?以前只以為讀書花錢,還不知道讀書居然這麽掙錢。

原本想著十四五歲或者讀個初中就讓丫頭們出去打工的人家,一時間也默默收回了這個想法。

反正現在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初中讀書不費太多錢,等考上高中,也就三年時間,要是能考上大學,大不了就辛苦一點,她們自己半工半讀,也掙些錢,他們也支援一點,等大學讀出來,那就不得了了啊!

現在已經是六月份了,九月份就是新一學年的開學日期。

也是自這一年起,烏江市和鄰市山區的女娃們讀書數量創新高,之後每年女娃讀高中考大學的人數,一直就沒低下來過,就像是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一種風氣,家家戶戶都讓女孩子上學,鼓勵她們考大學,你家不這麽做,孩子考上了不讓讀,就會被村裏人指指點點,覺得他們家思想不進步,重男輕女。

給女娃讀書考大學的家庭,說起自家不重男輕女,思想進步,都可驕傲,可自豪了。

這邊的賑災事情弄完後,江檸並沒有多留,帶著疲憊了好些天的志願者們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天,又要緊跟著去下一個地方。

江鎮長叫住江檸,問她要不要回老家一趟。

自從知道那些物資好多是江檸個人捐贈,加上村裏那些跟著監督並分發賑災物資的年輕人回到村裏,吹的天花亂墜,口若懸河,村裏人對江檸只出去上了大學一年,就掙了這麽多錢,那真的就跟聽天書一樣。

很多人不信,可一船一船的物資,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他們村,他們大隊受災的人家,家家戶戶都收到了賑災物資,大米的袋子上,物資的袋子上都是打了名字的,是由哪些人捐贈,哪個組織、企業捐贈,哪些社會人士捐贈,每一筆錢的用途,用在哪裏,小筆的,就在捐贈物資外面的包裝袋上,寫團體名字,大筆捐贈,需要寫企業名字的,船上拉橫幅,包裝袋上寫企業名字。

這樣既做好事留了名,名字又不會出現在裏面的書包、文具上,保護了孩子們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