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節前即景(上)

“去年非典期間,有個明星,好像是那英吧,說了一句把明星的私人物品拿出來拍賣,然後捐掉。

蘇芒覺得想法很好,但她不會做,就找到我,我就成了發起人之一。

去年沒有品牌贊助,就在一家小酒吧裏,十幾個明星參加,一共籌了16萬。今年聽蘇芒說,會拉一些品牌贊助,多請幾位嘉賓。”

熊曉歌對慈善很熱衷,多次給教育事業捐款,解釋道:“這種明星慈善夜在美國很常見,明星帶動流量、奢侈品牌贊助、企業家競拍、媒體報道,是一個四方聯合的活動。

我們沒經驗,慢慢適應就好。”

“我有個想法,你姑且一聽。”

姚遠完全沒有被投資者的覺悟,畢竟對他而言,占不了的便宜就等於虧本,連糞車從門口經過都得嘗一口的主兒。

“今年的活動我們麥窩贊助,我幫忙宣傳,幫忙拉人頭,營造氣氛,保證搞的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然後有一個小小的要求……”

“什麽要求?”

“蘇大姐,啊不是,蘇芒不說今年會拉品牌麽?品牌肯定會拿出一些限量版的商品,讓嘉賓競拍,那明星的私人物品就空出來了。

我是想說,這些私人物品越多越好,貴賤無所謂,但能不能拿出一部分放到麥窩商城上競拍?全部拿過來我也沒意見。

然後款項一起送去做慈善,他們賣了多少,我出同等的錢。”

“……”

熊曉歌沉默。

這是送禮還是薅羊毛來了?怎麽我還沒投資,就先合作了?

但同時又驚訝,這個人好敏銳啊,總能發現別人想不到的推廣機會。明星私人物品網上競拍,多好的噱頭!

麥窩商城的名氣還能漲,而自己要投資商城……

熊曉歌瞬間肯定這個想法,也沒質疑對方的營銷能力,去年一首《少年》,一個木子美,早就讓同行們見識過了。

甚至有人稱之為“互聯網界的攪屎棍”!

“我可以幫你說一下,但具體的還要你們自己談。”

“那是自然。”

熊曉歌給了他一個蘇芒的電話,想了想,又給了一個電話。

“這是誰的?”

“一位姓趙的女士,算《時尚芭莎》的背後支持者,能量很大。”

哦!

姚遠知道了,京城名媛趙姨娘!

送了一份禮,談了一個生意,姚遠從IDG出來,又去見了幾個人,中移動的領導、央視的郭振西等等。

轉了一圈晚上了,直接開到綠園小區。

姚遠掀開後備箱,拎出一個最最最精致的禮包,道:“這是給咱媽的。”

“那你不上去親手送?”

“沒到時候,以後一定去。”

張茵知道過年見不著了,得分開十幾天,戀戀不舍的說了會情話,才拎著大盒子上樓。

“吱呀!”

劉淑萍正在家裏看電視,聽到開門聲,瞥了一眼,看到女兒手裏的大盒子,哼道:“怎麽,他給的年貨啊?”

“媽媽~”

張茵頭疼,男朋友像小孩子,老媽也跟個小孩子似的,兩頭哄,道:“這又不是市場上賣的那種,都是他一件件親手選的,您打開看看。”

“我看了我也不用,送能怎麽著!”

劉淑萍利索的拆開包裝,裏面實在的不能再實在,全是適合她這個年紀用的高档護膚品,瓶瓶罐罐的張茵都不認識。

“頂大的歲數我還能用這個?還親手選的,白瞎了!”

“……”

張茵翻白眼,您要是不笑著說我就信了。

劉淑萍再翻翻,是兩層格子,底下一層是各種珍貴的包裝好的菌子、幹菜之類,又很合心意。

“咦?怎麽還有幾張碟?還有磁帶?”

她一劃拉,從側面抽出幾張CD和磁帶,封面上啥也沒有,只寫著一個奇怪的名字,道:“這也是送的?還是忘拿出來了?”

“我不清楚,聽聽看。”

張茵塞到機子裏,很快傳出一個蒼涼深情的聲音:“克裏木參軍去到邊哨,臨行時種下了一顆葡萄,果園的姑娘哦,阿娜爾罕喲……”

“《TLF的葡萄熟了》!”

劉淑萍只聽了一句,脫口而出道:“以前在部隊聽過,下一首。”

切到下一首。

“花兒為什麽這樣紅,為什麽這樣紅,哎紅得好像,紅得好像燃燒的火……”

“嗯,《冰山上的來客》!”

又下一首。

“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

“好嘛!”

劉淑萍搖頭嘆息:“自從我退伍那天聽過這首歌,到現在都不敢再聽,下一首。”

一連聽了五六首,全是軍旅歌曲和民歌,最早的可以追溯到50年代給教員寫的歌曲。

“我都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