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145

◎登基大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陳庚年的挽留下, 徐亨沒有辭官,繼續在內閣擔任首輔。

當日在行宮大殿,百官親眼看著新皇殺死舊皇, 多少是有些心理陰影在的。

如今亂世尚未平定,各方混戰許久,大晉皇帝昏聵瘋癲,治下百姓流離失所。

陳庚年看似拿下數座州城準備風光登基,其實也等同於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金州、定州、涼州、永州。

別看只有四個州城, 但真正治理起來,也絕對不是輕而易舉能辦到的。

原大晉皇帝身死。

曾經那些效忠於皇帝的其余州城,大概率都還在觀望狀態。

陳庚年登基後,得先穩住政權,然後逐步以金州為基準點, ‘收復’原大晉的領土。

而不管是治理、還是收復, 都需要人才,而且是大量的人才。

換句話說, 朝堂不能散, 還得盡快凝聚起來。

作為整個國家的權利心臟中樞,源源不斷向全國輸送血液,讓這個被戰爭磋磨許久的亂世,重新恢復生機。

首輔徐亨, 其實就相當於陳庚年和百官之間的‘調解人’。

九五至尊、孤家寡人。

從陳庚年拿下金州, 坐上金鑾寶座的那一刻,他的身份, 就從一個小小縣令, 成為了一個新國家的開國皇帝。

他要治理的, 不僅僅只有百姓, 還有臣子。

百官,尤其是整個文官集團和皇帝之間的拉鋸戰,從這一刻,就正式打響。

倒不是百官在針對陳庚年。

這是權勢階級之間生來就有的矛盾。

掌管生殺大權的皇帝,是所有官員都畏懼的存在。

這群整個國家最優秀、熟讀聖賢書、從一輪又一輪科舉中殺出來的‘學霸尖子生’,會緊緊抱團,以‘禮節’、‘賢君’、‘制度’等等,去潛移默化的‘束縛’、‘教化’皇帝。

上一任大晉皇帝,是反例。

群臣百官在上一任那裏吃了多少苦頭,唯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再簡單來說,百官需要一個安分守己的皇帝。

坐在皇位上就夠了,國家沒有皇帝,或許還會更昌盛繁榮一些。

但大部分時間,百官往往身不由己,但凡遇見強勢又昏聵的皇帝,臣子們都會備受磋磨。

可這些熟讀聖賢書的官員們,會悍不畏死、以身勸諫,甚至越挫越勇,樂此不疲。

官員們以‘死諫’為榮耀。

除了上一任皇帝,因為他瘋了,沒人能招架住一個瘋子。

但這群整個國家最優秀的‘學霸’臣子,同樣也是最‘小心眼’的存在,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掌握著絕對的‘文字話語權’——

簡單來說就是,上一任大晉皇帝,在史書工筆上必定會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將來成百數千年後,都會成為被後人唾棄的亡國昏君。

陳庚年入駐金州行宮以後,留下了徐亨。

這讓本在處於惶恐、觀望狀態的百官們狠狠松了口氣。

有老首輔在,至少朝堂不至於真的徹底完蛋。

江縣騎兵沖進金州那一夜,禁衛軍大統領曾雲山率領五萬禁衛軍出城追殺蠻子。

他們順著長江南下,在距離金州數十裏地外交戰,這一戰打的並不算激烈,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傷亡,但,曾雲山卻死了!

據說是遭遇到了第三方勢力——倭兵的刺殺!

五萬禁衛軍在三天後返回金州城,得知金州換了新的皇帝,在老首輔出面安撫下,並未制造出動蕩。

內閣發給曾雲山的密旨,下落不明,存留的‘備份’取出來以後,上面並沒有首輔大人的官印,只有上一任大晉皇帝蓋的玉璽。

徐亨被新皇陳庚年‘特赦洗白’。

百官對此都心知肚明,但老首輔在朝堂影響力深厚,且備受官員們尊崇。

沒人希望來日史書工筆,為天下百姓嘔心瀝血付出的老首輔,會背負上一個‘反臣弑君’的名頭。

既然新君願意特赦,百官幹脆裝傻,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麽,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筆墨記錄,所有人都對此諱莫如深。

因為老首輔繼續坐鎮內閣,當日離開行宮的大部分百官,都決定留下。

只有少部分年邁的老臣,徹底失望寒心,帶著對上一任皇帝的心理陰影,告老還鄉。

但,留在朝堂的百官,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服氣’陳庚年。

近日來,百官們私下經常聚會,商議著一起同仇敵愾,堅決不能再像是上一任似的,被死死壓制,任由皇帝胡來!

“登基大典肯定要辦的,但是不能大肆辦,勞民傷財,百姓們經不起折騰了!”

“對,按照開國皇帝一半的規格來辦。”

“備幾個好日子呈上去,讓那位自己選吧。”

“如今金州城裏百姓因為政權更叠人心惶惶,先前大肆征兵、高額稅收也讓百姓叫苦不叠。近日天氣越來越寒冷,聽說北方已經下雪了。至少此次籌辦登基大典,不能再征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