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103

◎他們有幸生活在江縣,奇跡江縣。◎

陳庚年心裏提著一口氣, 覺得自己在幹‘二五仔’的事情。

但不管是江縣的百姓,還是涼州來的百姓,都喜滋滋的。

江縣這邊, 五千人口搬遷進來,刨除一千余人參軍,其余可都是勞動力啊。

雖說這些大多以女人、老人為主,但可別小看這些人,到了田地裏, 都是厲害的‘莊稼把式’,幹活兒麻利著呢!

再說涼州搬遷來的百姓。

從前地裏沒收成,一家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生病了也沒錢醫治,可這些難題, 到了江縣以後, 全都迎刃而解了!

陳庚年一聲令下,整個縣衙都立刻行動起來, 安置這些新來的百姓。

但, 這次來的人實在太多了!

還好婁獻把他們送來的時候,附帶著各家各戶的名字、人員關系等資料,這就給縣衙的工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而且,正經百姓, 跟流民們完全是不一樣的。

至少不用擔心他們身上攜帶傳染病, 哪怕五千人雖然很多,但只要按需分流, 其實接收起來也並不算困難。

陳庚年本人最初組建衙門的時候, 辦事就很喜歡高效率、有規劃。

所以縣衙的辦事風格, 一直都在無限朝著縣太爺靠攏。

一千余要參軍的民兵, 先單獨拎出來,排好隊,跟著李泉走了。

他們會被送去新建的兵營,上江縣的戶籍,然後以刀、長矛、弓箭、騎馬等幾個項目為大方向,簡單過篩一下,誰有哪方面天賦,從這一關卡開始,就心裏有數了。

剩下的人,若是誰有傷病,那就去‘病號區’那邊去排隊,分戶的事情先往後排,治病要緊。只要做了登記,就會有衙門的人,把人給送去縣城醫館。

再剩余的,就看技術。

廚藝好,會算賬,能織布,跑過商隊、能識字、或者能打鐵、燒過陶,不管你有什麽技能,會一點都行,來了這邊,你都有優先落戶權。

商鋪街的老板們,搶著要你。

當然大部分都是沒有技術的。

那就老實走‘隨機分配’,以戶為單位,全家搬遷到某個江縣的村子裏去。

這些涼州來的百姓,一是正經出身,危險系數很小,二來,他們本身都帶著‘貢獻’來的。

人家這群人,每家每戶都帶來一個‘兵’。

所以他們和流民們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安置到江縣的村子以後,就可以直接住下,最近這段時間,幫助村子幹活兒,種植大豆棉花。等這陣忙完了,就可以在同村人的幫助下,自行開墾荒地、搭建房屋。

村子會管他們的夥食,將來種地的糧種、化肥,村子也會替他們出。

縣衙接下來還要全縣區鋪路,又不缺活兒,等到了農閑期,這群人就可以出去上工,賺錢還給村子。

江縣的百姓們,各個村子現在都富裕起來了,大部分村子其實都會主動給新搬遷來的流民蓋棚屋房。

要是更富裕一些的村子,過去以後,各家湊一湊,基本都能給他們把磚瓦房蓋起來。

當然,這個後續肯定得簽契書,該還的錢都要還。

至於開墾田地,每個人按照三畝地的標準來開墾。

落戶的第一年,要給衙門繳納三成稅,第二年,繳納兩成,到了第三年,就可以享受和江縣人一樣的待遇:家裏有參軍的人,有一半田地可以免稅。

三成稅收,看似很多。

但轉念一想,江縣的畝產量可是足足有五百斤!哪怕第一年交的稅最多,也絕對是餓不著的!

更重要的是!

家裏有適齡小孩的,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送去學堂讀書、識字兒。讀書不用繳納任何費用,但是文具、夥食都要自理。

這是江縣對新搬遷來百姓們唯一不做區分,直接給到的福利待遇。

縣太爺說了,教育好了下一代,才能奠定江縣的未來啊!

這些安置的條例,羅列的十分清楚,講述的也很通俗易懂,大部分搬遷過來的涼州百姓,都能聽得懂。

正是因為聽得懂,才覺得難以置信,才覺得幸福到想要掉眼淚。

這個叫做江縣的地方,可真好啊。

從他們來到這裏以後,沒有受到任何敵意或者白眼,人們大方又熱情,連官府縣衙辦事都透露出讓人熨帖的人情味兒。

但實際上呢?

江縣這個地方的人情味兒,遠不止這些。

-

足足五千人搬遷至江縣,相當於整個縣區五分之一的人口。縣衙那邊忙的團團轉,裴寶來、李泉這邊,同樣忙到昏厥。

但哪怕外面忙到瘋,他倆還是趁著空隙時間,去了一次小新兵營。

這是他們曾經訓練的地方。

但現在江縣擴充了兩千二百兵力,小新兵營肯定放不下,大新兵營在東邊。

如今這裏,改為了養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