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022

◎兄弟們,回來一起戰鬥!◎

李家村。

因為太陽過於毒辣,有很多村民們都得了熱病。

但值得慶幸的是,李家村人最先用上耕犁、耬車,在田裏出的力氣相對較少,所以哪怕得了熱病,基本上症狀都比較輕微。

張阿花也得了熱病,最近腦子暈的厲害,走路也很虛浮。

但李泉去衙門了,她只能強撐著去打水。

打出的水有些渾濁,這讓張阿花越發不安。

她聽說,江縣北邊靠近‘沙地’的那些村子,水井都陸續幹枯,現在看來,李家村的水井似乎也快撐不住了。

擡眼看了看天上毒辣的日頭,張阿花憂心忡忡回家,一路上遇見的村民們神情凝重,大家互相對視,都看懂了彼此眼睛裏的驚慌和悲涼。

因為——

七八年前,江縣也大旱過一次,那次死了很多人。

張阿花回到家,把水桶放下,讓其慢慢沉澱。

見豬圈裏沒飼料了,她趕忙又去添了一些,咕噥道:“早上才喂得,現在又沒了,幹吃不長肉的玩意兒。”

因為生病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她沒發現,那只被縣太爺劁過的豬,個頭看著似乎比其余兩只稍微大了一圈。

李家村尚且算好的。

江縣地處西北,而西北到處都是荒漠。

縣裏北部,最靠近沙漠的幾個村子,水井徹底枯竭,很多人患上嚴重的熱病。

這邊的村子,算是整個江縣最窮的。

李家村人至少還能住上草棚屋,平時得了空,用木樁、藤條、稻草將房子修補一番,像是村長李福家,屋頂還貼了瓦片。

可這個名叫‘石門村’的村子,村民們連住的草棚屋,都破破爛爛,屋頂的草都早已經朽爛、發黴。

夏天不防雨水,冬天不防風雪。

村子裏,到處都是骨瘦如柴,神情麻木的人。

他們當然聽說了,縣太爺發明了耕犁,甚至還發明了一畝地節省二十斤糧食的耬車。

可,他們根本買不起這些工具啊!

熱病、缺水、幹旱,讓石門村的人徹底絕望。

然而這天,好久沒在江縣露面的縣丞鄭文峰,來到了石門村。

他讓村長把村民們召集過來,高聲說道:“鄉親們,本官不能看著大家就這樣活活被餓死、渴死。大家應該去縣衙,讓縣衙分發水源、分發藥材、分發銀子,幫助大家渡過難關!”

對啊!

縣衙的老爺們,活的那麽滋潤,平時派頭裝的很大,現在這種危急關頭,難道不應該為民眾們負責嗎?

石門村的男女老少,情緒都被挑了起來。

他們眼睛裏浮現出仇恨。

“讓縣衙發錢!”

“我們都要死了,他們難道真的一點都不管嗎?”

“發水源,發藥材,我們要活命!”

而鄭文峰這番慷他人之慨的言論,經由石門村傳出去後,立刻引發轟動。

理所當然的,也得到了民眾們的支持。

誰不想讓衙門給自己發點錢呢,真的活不下去也好,渾水摸魚也罷,大家都這麽苦了,難道不應該讓坐在衙門裏的狗官負責嗎!

而且,鄭文峰雖然是個狗官,但到底年紀大,見識廣。

縣太爺確實研發了好東西,讓大家省力氣,省糧食。可他年輕啊,太年輕了,壓不住場子,到這種大旱大災的時候,怎麽穩定民心,怎麽保證大家能活下去?

甚至已經有人提議,讓鄭爺回到縣衙,主持大局。

一場經人精心策劃的暴/亂,在江縣民眾裏蔓延。

若是處理不當,就會像是七八年前那次一樣,死很多人,最後縣令被朝廷處決……

當年那個老謀深算的縣令,都栽在了這上面,一個毛頭小子陳庚年,怎麽可能躲得過去?

鄭文峰嘴角勾起一抹陰冷的笑意。

-

在衙門坐了一上午後,陳庚年沉默回家。

陳申在廳堂等著他,父子二人互相對視,誰都沒先開口。

許久後。

陳庚年深吸一口氣,說道:“我想不通。”

沒等陳申說話,他繼續說道:“鄭文峰會出手報復我,我心裏很明白,也隨時做好和他爭鬥的準備。但讓我沒想到的是,他還沒出手呢,你們這群鄉紳老爺就先怕了,一個個唯恐引火燒身,直接繳械投降。”

打仗之前,隊友滑跪,這還怎麽繼續打?

陳申苦笑道:“鄭文峰這個人,縱橫江縣二十年,豈是那麽容易被扳倒的。”

陳庚年反駁道:“所以我們才應該聯合起來,將他扳倒!”

他將一群二世祖們招進縣衙,給了鄉紳老爺們一個聯合起來的理由,大家站在同一個陣營,不僅能讓二世祖兒子們立起來,還能扳倒最大的敵人。

這麽好的機會送到手邊,這些人難道就不懂把握?

“聯合?怎麽聯合,兒啊,你讓一群二世祖進衙門,確實把鄉紳們拉到了自己的陣營裏。但你有一點想錯了,他們不會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就聯合起來跟你去鬥鄭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