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逐漸陷入瘋狂的陳榮華!

就在震驚國內的主持人行兇案爆發的同時,寒國的一個財團——宇成集團,也陷入嚴重的危機。

宇成集團的金融債權團與宇成集團簽訂了財務結構改善約定。

看似是合作的約定,但懂行的人都明白。

這只不過是即將進行的企業整改的信號,為此,金融、外貿也受到了沖擊。

說來,也是自作孽,當初,宇成集團不顧IMF,以瘋狂海外並購的態勢展開了攻擊性的收購戰。

結果截止1998年6月,僅收購的國外公司就達400多家,遠遠超過因經濟危機而搖搖欲墜的大英集團和順陽集團,從名義上的資產總量,一躍策劃全國排名第2位。

但是由於經濟停滯的長期化和世界市場的萎縮,這些盲目收購的企業,並不能產生收益嗎,宇成集團的地位大幅動搖,即使以發展中國家為主擴大公司規模,也未能擺脫低迷狀態。

因為把焦點放在了擴大外需上,政府要求結構調。

但是宇成集團已經是騎虎難下,如果放棄並購,之前的謀劃就全部付之東流……

左右為難之下,資金困難加重的宇成甚至出售了精品資產酒店,1998年負債比率已經遠遠超過了400%,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就在樸妍珍案,肇事司機被抓的當晚,宇成發表了超高強度結構調整案,但很快,債權團駁回了該方案,並開始施加壓力。

正心齋。

從新聞裏看著債權團和宇成集團的修改協議新聞,陳養喆咋了咋舌。

“宇成集團實際上已經完蛋了。”

“是啊,劉宇成會長雖然表示要放棄所有個人財產的經營權,但還沒到最後的地步。”

又一個老對手倒下,陳養喆也不勝唏噓:“就像是草原上,大塊頭的水牛倒下了,大家為了吃肉都會撲過來吧,你呢?沒有眼饞的部位嗎?你不是很有錢嘛,現在還掌握著巨量資金吧?”

“不能隨便看別人的存折,那是犯罪,呵呵。”陳道俊小小的開了個玩笑

“你這家夥,不看存折也能猜得到,你爺爺我現在這個腦袋還沒有生銹。”

陳養喆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然後起身,開起來好像已經結束了對宇成集團公司的研究。

“我的錢有什麽用嗎?”陳道俊明白他叫自己來,肯定不是這麽簡單。

“宇成海洋造船,就那一個有用,你看看這個。”

陳養喆從櫃中把一份資料文件拿出來,然後“啪”地扔到了桌子上。

“你會看嗎?這種程度的話可以用來擴大你的公司,BAT是吧。”

陳道俊拿過資料……那是一份評估報告。

1998年,寒國在訂單剩余量上領先日本2萬CGT(標準貨輪換算噸數),開始進入繁榮期。

這樣一個紅利期。

排名前三位的宇成海洋造船如果不是被宇成集團拖累,也是能夠取得巨大經營成果的優秀企業。

文件得出結論是海洋造船、宇成商社和宇成證券值得收購。

陳道俊把文件放下來,苦笑一聲:“我可沒有其他的想法,我手下的人比錢少,即使收購了也沒有可以經營的人。”

“人我會借給你。”陳養喆把文件撇到一邊。

“難道是順陽重工業的人嗎?”

“不知是順陽重工業,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才,難道你不擔心沒人嗎?”

“是啊,現在僅僅是收購了大亞建設就已經焦頭爛額了,BAT也缺人……”

陳道俊知道爺爺盯著自己看的眼神中隱藏著別的意思。

“難道,您是想說,讓我借錢給您嗎?”

“不,我們也傳聞說要進行結構調整,但再次收購公司的話,如果收購規模龐大的公司,政府不會坐視不理,再加上,宇成集團債權團也會和我們擺明車馬,不至於趟這趟渾水。”

陳養喆搖搖頭,政府不趁機限制順陽就算好了,怎麽可能讓順陽再吞下宇成!

“我雖然很想要宇成,但是現實中監視的眼神太多了?而且集團資金情況也不樂觀,對嗎?”

“是啊,所以你就當個掛名社長吧,等一切調整好再把它帶回來。”

陳道俊知道爺爺的意圖了,原來是想讓逐日收購宇成海洋造船,然後在適當的時候交給順陽集團。

雖然順陽重工業負責造船業,但並不是業界第一,目前大英集團占壓倒性優勢。

但是如果順陽和宇成加在一起,那可就不是1+1大於2了,大英將被擠到第二位。

陳養喆想要的看似簡單,但有些問題他也有些想當然了。

陳道俊心想,時機是個大問題。

陳道俊認為,這不是一兩個月內就能解決的問題,至少是幾年後的事……

順陽重工業由老二陳動基負責,如果把宇成海洋造船交到順陽時,到時候爺爺不在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