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飼料難弄

在四周轉悠了一圈。

周小川看了一下人群,喊了一聲,“範士權!”

“哎!在這呢!”

人群裏,一個三十多歲短寸頭的中年男子,放下手裏的籮筐小跑了過來。

眾人見狀都是一臉的羨慕。

這幾天,他們也發現了,被點到名字的,基本上都會有重用。

對方來到近前,笑呵呵的說道:“哎!周主任,您找我?”

“嗯,找你咨詢一點事情!”

周小川點點頭,開門見山的說道:“農場要養豬有沒有什麽合適的品種?什麽時候去買豬仔合適?買多重的?”

範士權想了一下,這才緩緩說道:“有兩個選擇。這個看你以什麽方式飼養。”

周小川沒明白什麽意思,示意他繼續說。

對方見狀便繼續說道:“我們徽州這裏有八種比較好的本土豬,根據經驗的話,本土豬我建議買皖南花豬。”

“皖南花豬對飼養、管理條件要求低,抵禦動物疫病的能力強,適宜本地的農戶散養。

該品種具有六大特點:

一、成熟早,繁殖率高,經產母豬每胎10~14頭,高產期7~12胎;

二、母性好,哺乳率高達96%以上;

三、耐青、粗飼料。

四、抗逆性和抗病力強;

五、性情溫順,易於管養;

六、後期成肥快,肉質好”

“總結下來,優點就是好生養,什麽都吃,不一定非要專門的飼料養殖,成本低,缺點就是生長周期慢,一年最多能長到200多斤。”

說完以後,他看了周小川一眼。

猶豫了一下,有點不敢說。

周小川見狀眉頭皺了一下,“有什麽就說!是不是想說‘洋豬’?沒事,說吧!”

這幾年,市面上已將看到白豬的身影了。

估計是擔心這個。

範士權點點頭,四周看了一下,這才說道:“對,還有一種‘洋豬’,丹麥用約克夏大白豬和原生豬雜交,培育出了瘦肉型豬種,丹麥蘭德瑞斯豬,不過我們叫大白豬。

這種豬的有點也很多。

公豬最多能長到四五百斤,母豬也能長到四百斤左右。

缺點就是對於管理、衛生和飼料要求比較高,一年一頭豬需要消耗500斤左右的飼料,這樣的話成本就高了。”

“如果主任您能解決飼料問題,養長白豬效益比較高!如果飼料問題不解決的話,個人建議還是養皖南花豬。”

“至於豬仔多大的話,盡量天氣暖和點抱養,成活率高。一般都是20斤左右。”

周小川聞言點點頭,“那鴨子呢?養什麽鴨子?一畝水塘養多少鴨子合適?”

對方見狀趕忙說道:“高郵麻鴨,巢湖那邊的農場都在養這種鴨子,肉蛋兩用鴨子。一畝水塘建議不超過150只,多了水質影響太大。容易滋生細菌。”

確實都專業,一般絕對沒辦法組織出來這種語言。

聽完範士權的話,他在那裏思索著。

小水塘就算了,兩個大水塘加起來有一百畝地,能養1萬5千只鴨子!

這個量大,按照一只一毛來算,差不多1500左右。

至於養雞的話,他沒去算,反正他是準備讓這些雞滿島上跑。

設立幾個喂食點和雞舍,剩下的就不準備管它了。

最重要的是飼料問題!

這個是麻煩事。

整個肥市,居然沒有一家正規的飼料廠。

只有糧食局旗下的糧食加工廠,有個飼料車間,能產一些米糠、玉米皮和麥麩。

也不知道那裏的飼料充足不充足。

而且養雞鴨都要飼料。

得先去看看!

想到這裏,他來到屋裏對著陶苗苗打了個招呼,“苗苗,跟我去一下米廠。”

陶苗苗正在和劉偉對賬。

聞言一臉的委曲,“隊長,我在統計和對賬呢!你讓劉偉去。”

周小川聞言笑了笑,“你這不行啊!這才剛開始你就不行了,這以後要是做大了,你豈不是更不行了?”

聽到他的話,陶苗苗翻了翻白眼。

周小川見狀笑道:“行,那劉偉跟我去一趟!”

“哎!好嘞!”

劉偉笑著從桌子前站了起來。

周小川看到繼續低頭忙碌的陶苗苗,想了一下,笑道:“農場裏有個叫王大鳳的,是以前財政局的,你要是有什麽不懂,去找他。”

對方雖然是大專生,算數肯定是沒有問題。

但是畢竟不是財務專業。

聽到他的話,陶苗苗先是一陣的高興,隨後一陣的猶豫。

“這樣合適嗎?”

周小川不在意的擺擺手,“沒關系,這也是為了GM做貢獻嘛!你跟後面多學學。”

聽到他的話,陶苗苗這才放下心來。

對著他笑道:“行,我知道了,有不懂的我去問問,行了,你們去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