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見聞

半夜的時候,起來兩人替換了之前的兩個人。

晚上,漆黑的大森林裏傳來各種動物的叫聲,此起彼伏、聲聲入耳。

而最多的就是青蛙的叫聲了。

第二天早上。

天剛剛亮,眾人便起床了。

此時的樹林霧氣繚繞,四周到處都是小鳥和其他動物的鳴啼,仿佛置身仙境一樣。

有人去小溪邊上打水,回來燒開,用作飲用水。

周小川看了一下,這也不怕寄生蟲啊!

隨後大家都拿著一個幹糧在那裏啃著,一邊啃,一邊喝著煮開的水。

周小川坐在張和平的身邊,一臉奇怪的問道:“張哥,你好好的林場不待,跑這裏來幹嘛啊?”

“哦,那邊麥子收完,已經在挖參了,沒事幹我就跟著過來了。”

“什麽時候回去?”

張和平搖了搖頭,“他們說只要幾天就好了,挖到人參就回去了。”

聽到他的話,周小川疑惑了一下,“挖到就回去?只挖一顆?”

“嗯,差不多吧!不過也不是一定的。”

張和平的話,讓他一陣的奇怪。

興師動眾的過來,連露營的地方都搭建好了,挖一顆就回去了?

不過他沒有去問。

吃了早飯,黃椴林便對著幾個人詢問了一下,“都好了沒?好了的話!就出發!爭取一天就回去!”

張和平對著周小川問道:“好了沒?”

周小川點了點頭,“嗯,我好了。”

黃椴林見大家都弄好了,便招呼著一起去了山坡。

……

哎~~~

轉眼又到八月間,成幫打夥去放山。

銅錢系在身邊帶,中間栓兩個大銅錢呐。

索寶棍,拿手間,撥拉蒿草仔細觀啊。

瞧見棒棰大聲喊,忙把紅參系上邊。

……

走在路上,黃椴林手拿系著紅繩的木棍,一邊敲打草叢,一邊唱著歌。

一個小時以後,在一個山坡下眾人停了下來。

“來來來,把老爺府搭上。”

黃椴林交代其他人從旁邊找周正一點的石頭,搭了成一個簡單的小房子。

而他則是掐了三根大小差不多細的樹枝,插在了小房子前面。

隨後對著旁邊的人吆喝道:

“大夥跪下!”

“給老把頭磕頭,讓老把頭保佑我們上山拿大參!”

幾人聞言便紛紛跪在了石頭前。

嘴裏紛紛念叨著保佑他們拿大參的話語。

周小川看著這一幕也是一陣好奇。

沒見過這陣仗。

不過好在沒讓他們兩個也跪下,不然就尷尬了。

旁邊的張和平對著他低聲解釋了一下。

他們拜的是老把頭,是人也是山神。

老把頭說是山神,其實是四百年從山東前來放山的老把頭孫良,他為了救放山的兄弟,而長眠於長白山。

被神話過後,漸漸有了這個習俗。

有這個儀式,一個是保佑拿到大參,另外一個也算了保平安。

儀式結束以後,黃椴林便招呼人群向著山上走去。

一邊走,張和平也在低聲給他普及著這裏知識和一些有趣的事情。

人參曾經是清朝的立國之本。

嚴禁民間采挖人參,所以挖人參一直被當做一項秘密活動。

為了掩人耳目,民間便形成了許多暗語。

采參的稱之為放山或者趕山,人參稱為棒棰,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幾個人組成的隊伍就叫放山幫。

把頭是放山的領頭人

這幾個人裏,曾經被叫做二蛋的黃椴林就是這些人的把頭。

把頭也不是好當的,要對地形比較熟悉,還得觀察山形山勢、樹木草頭,判斷哪個山頭會有人參。

而且把人領進山,也得把人都領出來。

不能空手而歸。

不然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把頭。

人群來到山坡,黃段琳便給幾個人安排了一下位置,人員拉開,彼此相距兩三米,隨後人群便並排向著山上緩緩走去。

一邊走,一邊用手裏系著紅繩的木棍扒拉著草叢,仔細觀察草叢裏是否有人參的存在。

一行人沒有一個人說話。

而張和平帶著周小川來到邊上,沒有和他們在一個隊伍。

隨後他低聲對著周小川解說了起來。

這叫排棍兒

把頭為頭棍,中間的人稱為腰棍,排在最外邊的為邊棍。

頭棍和邊棍負責引路,負責把握著全隊前進的方向和節奏,還得防止迷路。

人參在這個季節結果,被人稱為紅榔頭市。

尋找人參也被稱之為壓山。

寧落一座山,不落一塊磚。為了思想集中,整個過程中不許亂說話。

為了尋找人參,也是為了防止草叢中的毒蛇給咬到。

既然有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