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親切的國罵。

在空間裏待了一會,感覺到車子動了,他立馬出了空間。

待在車廂裏,他掃了一眼。

這是最後一輛車廂,不是貨倉,是放行李的車廂。

雖然是個放行李的車廂,但是裏面的溫度不是很低,至少不像外面那麽凍死人。

幾分鐘後,他知道了這輛車的基本信息了。

13節車廂,2節高級軟臥,4節軟臥、6節硬臥外加一節行李車廂。

而且軟臥和高級軟臥裏面還有暖氣的存在。

車廂裏的人十分地少。只有從京都上來的一些人,剩下的都是空著的。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坐上高級軟臥和軟臥。

大部分都是在四人硬臥車廂。

其實這輛車在後世還是挺有名氣的。

倒爺車!

早年乘坐這趟列車的,大多是因公出差的政府官員、代表團,甚至是S部級以上的高級幹部。車輛在庫內檢修時有公安人員把守。

故而不少人把這趟車稱作“神秘的東方列車”。

不過到了1991年北極熊解體後,隨著‘仲鵝’關系快速發展和邊貿熱的興起,往返於兩國做生意的人員逐漸成為這趟列車的主要乘客,尤其是90年代初,坐車的大多是販賣國際商品的商人(“倒爺”),客車變成了“貨車”。

這批人不一定一直是最有錢的。

但是只要活下來,差不多是最早一批發財的。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就是當年那位拿著生活物資和罐頭換了4架飛機,後來又想炸開喜馬拉雅山脈的那位。

89年就賺了1.6個億。

重要的是,當年他就是靠著300塊錢起家!

是所有倒爺中的神話級人物。

已經確認人在車裏,進空間的時候不會被丟下,他便進了空間裏。

想到那邊可能比較冷。

拿出M軍倉庫裏裏的沖鋒衣,塞了兩斤左右的羽絨,重新做了一個加厚版本的羽絨服。

周小川拿著這個羽絨服,感覺這個看起來十分的別扭。

就是不知道這玩意頂不頂用。

畢竟那邊這個時候大概零下三十幾度,接近零下四十度左右。

不過他也不準備去管了,不行到了當地再去買一件。

隨後他便去了正常流速的空間裏待著了。

到了白天中午,車子在二連站停了下來。

聽廣播裏的意思是,要這這裏停留五個小時,要進行換軌道和輪子。

因為兩邊的軌道寬度不一樣。

車子停好了沒一會,便有人說說笑笑的向著行李車廂這裏走來,想來是過來拿東西的!

一個大約五十歲左右身穿軍綠色軍大衣的男子,打開了車廂門。

他笑著對旁邊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說道:“小劉,過了這個站台,後面說話記得注意點啊!”

對方聞言點了點頭,“王主任,放心好了,不準說話,不準備拍照,您讓我幹什麽就幹什麽。”

王主任點了點頭,“是啊!不要犯錯誤。一會再檢查一下,把那些該扔了一會帶下去,除了RM日報,不要有任何雜志。”

青年聞言連連答應。

兩人來到放行李的地方,拿了兩包煙,和一些東西便離開了。

隨後又有人陸陸續續的過來拿了一點東西。

很快,整個車廂就安靜了下來。

因為這些人都去了站台的休息室裏等候了,不過也有一些人沒有離開,繼續睡覺聊天。

整體氣氛還是十分的輕松的。

車子在站台被機器吊了起來,隨後一大群的鐵路工人,冒著嚴寒,給火車換裝換輪。

零下十幾度,為了不耽誤事情,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只戴了一雙薄薄的棉手套。

很多人的手上全是滿滿的凍傷,有新的有舊的。

但是每個人都是面無表情,一臉的嚴肅。

五個小時以後,車子被反復檢查過後,這才開始給車子裝煤、注水。

半個小時以後,人們紛紛上車。

車子這才緩緩的向著境外出發。

此時車上的人雖然還是偶爾有說有笑,但是明顯都收斂了很多。

車子晚上在烏拉巴托停了一個小時,補了一些煤炭和水,重新上了幾個人。

車子又重新出發了。

這次上來的四個人,都是蒙古國的人,看上去和我們那邊蒙古的人沒什麽區別。

只是說話說的不是漢語。

自從這些人上來以後,除了在車廂裏偶爾還有人低聲說話,談笑聲音瞬間消失的幹幹凈凈。

整個列車充滿了嚴肅的氣氛。

周小川在空間裏待著,沒有出來,畢竟這裏的人差不多都是到了一定的級別。

很多都認識,最少也有個面熟。

到了蒙古國以後,車速提上去了不少,透過窗戶,外面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很遠的距離才能看到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