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第2/4頁)

但凡會算賬的,都不可能為了讓父親升個一兩階把自己搭進去,還害得夫家的頂梁柱倒台。

所以一千兩黃金也不足以打動毛氏。

但毛氏要是在外面有了更合心意的情郎,壓根兒就沒想過要一直吊死在關興騰這根歪脖子樹上,只打算利用關家做跳板攀更高的枝就不同了。

關潮進去後,她可以假死,也可以用沒法接受關家人為由跟關興騰和離。以她的聰明勁兒,要糊弄關興騰很容易。

到時候毛氏消失幾年,再改頭換面出現,重新回到京城的富貴圈子中,還有幾個認得出她?即便瞧見眼熟或是認出來,只要她攀的枝頭比較高,大家也不會說什麽,頂多背後私底下議論幾句罷了。

想到這點,天衡帝敲了敲桌子:“這傅二夫人是什麽來歷?”

柴亮來之前做好了功課,對答如流:“回皇上,劉氏是真定伯妻子娘家那邊的一個侄女,五年前嫁人,丈夫意外身亡後,她回了娘家,在家中守孝三年,去年底嫁給了傅二爺。因為雙方都是二婚的緣故,再加上還有傅二爺跟嫂子的醜聞,所以這門親事辦得很低調。”

也姓劉,那可真巧。

劉氏原先的夫家權勢應不及傅家,從這點來看,劉氏二婚還算是高嫁了。難怪能說動毛氏,畢竟她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天衡帝眯起眼道:“仔細查查,毛氏是何時跟劉氏勾搭上的。此外,他們如此大費周章地要將關潮拉下馬,兩位愛卿覺得這只是兩個婦人心裏的嫉恨不滿嗎?”

當然不可能,毛氏還說得通。

劉氏恐怕都沒跟關潮說過話,有什麽理由記恨關潮?還拿出一千兩金子搞他?

不過牽扯到傅二爺,葛經義和柴亮心裏都清楚,這應該是傅家的陰謀。

但這麽明顯的事,皇上還需要問嗎?

葛經義覺得不大對沒吭聲,柴亮要實誠很多,恭敬地道:“回皇上,劉氏應該是受傅二爺指使。”

天衡帝挑眉:“哦,傅二爺為何要指使劉氏花重金陷害關潮?他們有仇嗎?還是關潮下去了,傅二能接關潮的位子?”

傅二爺倒是想呢,但就他那比草包好點的腦子,這戶部尚書怎麽也輪不到他。

葛經義已經領會了天衡帝的意思,而且他心裏也泛起了同樣的疑問,是啊,只是將關潮搞下去有什麽用?關潮只是在其位謀其政,為朝廷辦事,為皇上盡忠罷了。

少了一個關潮,照樣還有大臣接任戶部尚書的位置。

可若是這個人效忠的不是皇上呢?

葛經義心頭一震,起初覺得荒謬,但仔細一想,這是最合理的解釋。

皇上上次因為選秀的事,降了慎行伯的爵位,很明顯是在借機打壓太後、外戚的勢力。傅家想反撲,斷掉皇上的一指,再換個自己人到戶部任上。

如今正值戶部革新的關鍵時期,若是新的尚書給皇上使絆子,陽奉陰違,導致革新失敗,國庫空虛這個事得不到解決,勢必會影響皇上的威信。

此外,各部各衙門各地駐軍的撥款都需要戶部撥款,雖然撥多少戶部尚書不可能做得太過分,可戶部找借口拖延個一兩個月呢?他們可決定著先給誰發錢,後給誰發錢。

此外,全大雍的糧食儲備、鹽業、茶業等重要物資也是受戶部管轄和調度。尤其是糧草這塊,也是由戶部籌措調撥運輸,這要是居心叵測之人掌管戶部,在關鍵時刻故意使絆子,後果不堪設想。

葛經義嗅到了風雨欲來的味道,這京城的天恐怕要變了。

“皇上,微臣認為此事的幕後主使另有其人,劉氏和傅二爺乃至整個傅家都跟關大人沒有任何仇恨,也無利益沖突,他們犯不著針對關大人。微臣認為,應該詳查劉氏,將其背後主使連根拔除,還傅二爺一個公道。”

唐詩震驚了。

【瓜瓜,是我聽錯了嗎?葛大人的意思是傅二爺是清白?】

唐詩一萬個不信,他老婆都親自出門了,怎麽可能跟他沒關系,旁的不說,劉氏一個寡婦再嫁,上哪兒弄一千兩黃金去?她總不能將自己的嫁妝都變賣了吧。

瓜瓜:【你沒聽錯,總感覺哪裏不對。】

他們倆心思簡單,沒察覺出葛經義的真實意圖,柴亮卻恍然明白了。他深深瞅了一眼葛經義,好你個老葛,看起來濃眉大眼,像個老實人,實則心眼賊多,都不提醒他一句。

他趕緊跟上:“皇上,微臣覺得葛大人說得對。關大人素日裏除了摳門點,為人還算和善,也沒什麽仇家,劉氏犯不著這麽搞他,那只有一個可能,關大人是擋了別人的道。所以我們可以從關大人要是倒下了,誰最得利這點入手去查。”

唐詩聽完後目瞪口呆。

【瓜瓜,這……這不就是一出家庭倫理劇嗎?怎麽又變成懸疑劇了?感覺腦子不夠用,你覺得會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