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不一樣的結局

夜裏蘇綬來了綺玉苑,是來見周夫人和阿吉的。

他坐下來先是對著阿吉沉默了良久,而後才像往常教育蘇婼那樣,教育了阿吉一番話,像是一個父親那樣語重心長。

末了,他又陷入沉默,最後低沉地說:“方枚在南郊山上逼殺你二叔和堂弟的那一夜,我去過山上。我去找過那個孩子,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話語背後是濃濃的遺憾。阿吉卻抹了淚,平靜地說:“伯父盡力了。也不要緊,婼姐姐說了,我們女兒家也不比男兒差。阿吉會好好讀書,努力把薛家門楣撐起來的。”

隨後便是一室默然。

月底,城外飛馬趕回來幾個人,進城就直接入了宮。

沒多久蘇婼便從楊佑口中得知,事辦完了,而且辦得漂亮,至多還有十來日,韓陌就回來了。

楊夫人接口就笑眯眯地道:“這臭小子終於要回來了,就等他了!”

日子開始過得更慢了。

立冬這日,蘇婼帶上祭品,去南郊拜祭謝氏。

早前把鮑嬤嬤他們放在這裏給謝氏守墳,這幾個月,他們把謝氏的墳塋精心修繕了一遍,墳前的兩株柏樹,也長大了。

從前每次來這裏,蘇婼都沒有一刻是平靜的。

如今的心中倒如被清風撫過,適然又安然。

她依然懷念母親,但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心裏卻只剩下期願。

恩怨已了,謝氏這苦痛的一生也終於休止。她應該泉下安息,去投入一場新的人生了。她期願,謝氏來生裏,再也不要遇見蘇綬。

蘇婼在魂前燃了香,也把寫好的信一並燃燒成灰。

起身時與正從山下上來的謝蕓迎面相對。

張昀抓捕後,謝家因為涉事頗深,不得不留京候審。

但自大理寺那一面後,蘇婼再也未曾見過他。

蘇祈倒是去見過他幾次,前幾日也是他帶回的消息,謝家還是獲罪了,盡管有謝蕓提供的許多罪證可以抵消一部分罪責,可以免除入獄,但謝家的官籍被奪,還罰走了大部分的家產。

蘇婼沒有稱呼。

謝蕓垂下雙眸,提著籃子越過她,走到墳前,撩袍跪下。

挺響亮的三個響頭。伴隨著帶有梗咽的低語。

蘇婼背對著他直到聽完,才舉步下山。

這輩子,她也不會與謝家有往來了。

從前老人總說,姑娘家不能沒了娘,就是真沒了娘,有外家在也行,也算有依仗。

可她蘇婼不但沒了娘,外家還是往她親娘心頭捅刀子的劊子手。

索性前世她顛沛半生,謝家也從未站出來給她撐過一回腰,這輩子倒也不必了。

回府的路上她眼望著街頭,腦子裏想著前世今生。

兩世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前面那輩子,她在湖州開了大半生的鎖器鋪子,鬼手名號響徹南北,座下弟子無數,消息渠道十分發達,但她從未聽說過張昀謀反。也從未聽說過楊燮此人。

他們的結局是如何的呢?

張昀好端端地做著他的首輔,張煜被宋奕如退婚,後娶了別的大家閨秀。張家很是風光了一些年,只是張昀致仕前,張栩因為犯事被彈劾,出過一陣亂子。

張家費老大力氣平下此事,張昀卻因此而染疾病故,後來張家就逐漸大不如前。再後來,似乎是張煜兄弟爭氣,科舉入仕,做上了不大不小的官,還算把書香門第的門楣維持了下來。

蘇家一如既往,平淡而溫吞,像極了蘇綬的作風。

蘇祈不那麽成器,但也沒那麽廢物,蘇綬走後,他還是接過了家業。

這場預謀了多年的謀反,如同根本不存在似的。

當然,薛家沒有平反,那時的阿吉則根本不知流落在何方。

相隔著兩世,無從得知張昀他們的陰謀是被蘇綬壓制下來了,還是張楊一直不具備舉事的機會,但至少可以肯定,在蘇綬死前,張家實力已被拆解得七七八八,而到蘇綬死後,楊燮便是未死也已入暮年,掌家的張煜也無力再圖謀其它。

上墳回來沒多久,蘇祈就帶來了謝蕓離京返鄉的消息。

他說蘇綬去城門外送了謝蕓。

因為他作為外甥前往相送的時候,看到蘇綬面對面與謝蕓站著說話。

蘇祈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麽,蘇婼也沒興趣打聽。

那天在墳上,謝蕓的話她一個字都沒落下。

那是他對謝氏的懺悔,件件樁樁,也算情真意切。

但他懺悔了,謝家別的人會嗎?她的外祖父母們,他們悔嗎?

“兩個姐兒的百日酒,挑在了同一日,到時送什麽禮,穿什麽衣裳,姑娘也該準備起來了!”

拋開蘇婼私下這些事不提,蘇府真是一日比一日熱鬧。

三叔蘇績任滿回京了,正好趕上給女兒做百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