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變化

蘇婼還未來得及去找呂淩,呂淩就拎著幾摞月餅登門來了。

那是中秋前夕,天高氣爽,桂子飄香,哪哪兒都透著舒爽輕快的氣息。

蘇婼坐在被阿吉打理得入了秋也依舊花團錦簇的小花園裏,蕩著秋千。

呂淩坐下來,覷著眼說:“喲,幾天不見,您這是見天兒地發福了。”

蘇婼也回覷他:“幾天不見,你還是那麽閑呢?”

正常人,這個時候哪怕不為家裏奔走,怎麽著也得閉門讀他的聖賢書,做出個乖巧的樣子來了。他倒好,老神在在。

她到底是沒忍住,把心裏的疑問問了出來。

呂淩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我以為你能懂的。”

蘇婼望他片刻,笑了一下,眼底剩下的已全是了然。

呂家攀附的傳統完美地傳承給了呂淩,呂淩也不負其父母所望,一路勤學兼上進,如果張昀不是逆臣,那呂淩會有一個比同輩人早得多的美好前程。

但呂淩畢竟是個有大是大非的人,他也鉆營,他也勢利,但他也容得下旁人。一個會不懼後果,在蠻橫武夫手下施救“得罪”過自己的人的文弱書生,眼界心胸能低到哪裏去呢?

他注定和他的父母不同。注定比他們強。

他苦心接近的張昀竟然是個反賊,他可算是栽了個大跟頭。

縱然他及時且果斷地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心高氣傲的他也不會覺得這是光采的事。倘若蘇婼不是值得他信任,他在張家發現的長寧公主的畫像便很可能埋存心底,那他也將失去“立功”的機會。

他的聰明在於他會反思,就像在被蘇婼拒婚之後他反思過自己,張昀此事之後,他必定也有過認真反思。

呂家之所以會落到如今的現狀,不得不說他們家學淵源也有責任,如果不是總想著攀附權貴走捷徑,也不會落得如今這般難堪境地。

呂佩夫婦該嘗點苦頭,吃點教訓了。否則來日呂淩即便是憑真才實學上了位,有對這樣的父母,也會引來不少禍患。

呂淩自然不會阻止,他要讓他們記得這一遭,並且往後再也不敢。

想起當初去接近張昀,還是蘇婼最先提點的,蘇婼自然也沒有置喙這一切的資格,只不過呂淩能如此清醒,也不免感嘆一句呂家還是有福。

“其實也不全是家父家母的問題,我自己也是。只不過我略比他們想得明白些罷了。淌了這趟渾水,我又何嘗不須告誡自己謹言慎行呢?”

末了,他這麽說。

蘇婼問:“那你打算如何?”

呂淩搖頭:“放在從前,我自然要四方奔走尋找有利條件,但這次,我什麽都不想做了。”

蘇婼沒有言語。

只在最後他離去時說了句:“若有需要的,還是可以告訴我。我縱然不會徇私枉法,幫你揀幾句好聽的說說,倒是不難的。”

她也不必過份周旋,皇帝是個明君,太子也不糊塗,呂家到底夠不夠資格被株連,他們會有公斷的。縱然萬一沒有,太子還欠著她一份人情,且她也還可以請蘇綬和韓陌想想辦法,總是有法子的。

呂淩在門下回頭,這個從來不掩飾鋒芒的年輕人坦蕩地笑了:“好!”

短短一個字,擲地有聲。

蘇婼也笑了。

緣份真奇妙。前世與他也算不得仇人也算得上冤家,呂家的一樁退婚害得她後來攤上那麽一個歸宿,雖然蘇綬要占八成責任,到底他們的舉動是引子。

沒想到這一世因緣際會,倒是讓她對這樁舊怨釋然了。

中秋這日,宋奕如也帶著鮮藕,桂花餅,燒鴨,還有美酒來了。

這姑娘自從脫離了張煜那大坑,越來越不像過去那個大家閨秀。

她常常坐上蘇婼院子裏的歪脖子梅樹,晃動著兩只腳,跟樹下躺椅裏的蘇婼對飲。也常常會挽起袖子下蘇家的廚房,搗鼓出幾樣美食來給對弈中的蘇婼與周夫人湊趣。

因著她的常常到來,竇尹到蘇家尋蘇綬商議公事的次數也多起來了。但他依舊只遠遠地看著宋奕如。

後來楊夫人也來了,她帶了許多燕窩花膠什麽的,一掐蘇婼的胳膊,就嘖嘖地扭頭沖徐氏:“太瘦了!這姑娘就是太瘦了!”

徐氏笑道:“誰讓咱們家不是將門呢?趕明兒夫人賜教,教她幾招拳腳,她練著練著不就壯實起來了!”

“這主意好!”

楊夫人擊掌稱贊:“回頭養妥當了,就搬我那兒住著去!我親自教!”

就這樣,蘇家越來越熱鬧了。

大家其樂融融,原本由蘇綬主導的嚴肅的家中氣氛,早已經翻了天。

一日,放學回家爹不在家娘也不在家的韓阡打聽到楊夫人又來了蘇家做客,沒忍住好奇,也持著帖子到蘇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