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老臣們心思

“唐閣老這話,老夫不敢當。”王慶緩身回應,“只是身為臣子,替皇上分憂才是正事,動不動請辭撂挑子,這不是給皇上添堵嗎?又或者,唐閣老是在心虛?”

唐晉臉色眼見地陰沉下來:“老夫雖有失察之罪,但一片丹心可昭日月,何來心虛之說!都是同朝多年的老臣了,王閣老有話不妨直說,不必拐彎抹角指桑罵槐!老夫倒要看看,當著聖上之面,你說老夫心虛是否有證據!”

先前還祥和的屋裏,瞬間氣氛就緊張起來,皇帝面容之中也增添了些許嚴肅。五個人裏唐、王二人在對恃,劉琮因為也是請辭的其中一個,算是被王慶針對對像之一,神情上顯然是站在唐晉一方的。竇永與張昀卻很沉得住氣,無論誰說話,這二人面上皆為波瀾不驚。

皇帝待他們停嘴,方才吐聲:“朕話都沒說完,怎麽就先把矛頭亮出來了?諸位宦海沉浮多年,按理說不該如此沉不住氣。”

五顆腦袋立刻都垂了下去。

皇帝吹了口茶,又說道:“王愛卿方才心急了些,不過有句話倒是說得正確。眼下不是請辭撂挑子的時候,而是該你們同心協力替國分憂的時候。這點上,唐愛卿,劉愛卿,你們二位落下乘了。”

唐晉與劉琮,當下伏地叩首:“臣愚鈍!”

“二位入坐吧,今日朕傳你們來不是為了降罪。要降罪,便不必浪費這麽多時間。朕固然樂見兩江災情成功過渡,但常蔚謀逆一案,更加直接傷害到國本,諸位愛卿,此事不可大意啊,還望你們出宮回府之後,好生思謀破局之法,早日替朝廷將潛藏其中的禍根毒瘤剔除幹凈,還社稷以清明。常蔚已經害死了一個薛容,朕不想再有忠臣賢臣誤死奸佞之手了。”

“臣等遵旨!”

五位朝堂股肱齊齊俯身,領了這道旨意。

魚貫退出禦花園,一路無話,到得東華門下,唐晉才朝停步在門下的張昀拱手:“張閣老。”

張昀頜首回禮:“唐閣老今日受委屈了。”

唐晉臉上浮出薄慍:“這王慶氣焰果然囂張。若他成了首輔,還不知如何攬權!”說到這裏他再度朝張昀拱起手來:“唐某人是由衷欽佩張閣老的胸襟與境界,這首輔之位,還得張閣老這般德高望重方可坐得!”

“唐老弟這是擡舉老夫了,我也不過是癡長你幾歲,論才能未必如你。都是你們太過謙卑,將老夫我捧至如斯境地,倒叫我無地自容了。”

“張兄就不必過謙了,滿朝之上,還有誰能比張兄資歷更高?他王慶太乍呼了,德不配位!按我說,早幾年內閣首輔更叠之時,就該張兄上的,只可惜張兄高風亮節,尊了靳閣老上位。如今這位置,非你莫屬!”

“慚愧慚愧!”張昀連連擺手,而後道:“老夫在此等老弟你,乃是想問問,先前皇上提及常家之事,你們吏部負責查辦的方面,可有結論了?”

唐晉攏手:“常蔚主要犯的事與吏部相幹不多,無非是些勾連斂財之事,已然上報宮中。老弟我手上也無原本了。”

張昀點頭,轉而負手嘆手:“常蔚一案初初發生之事,老夫只當是他不自量力尋了些花頭出來罷了,沒想到查著查著,竟關乎薛家血案這麽大件事,又有他勾連黨羽之事,皇上召集你我入宮,也是在敲打呀,你我皆須重視。”

“張兄所言極是。我正打算返回吏部,再度嚴查所有線索。”

唐晉肅正了神色。

張昀拱手:“老夫我也不能偷懶了,此案雖關禮部事務不多,但查漏補缺,卻少不得。回頭待有眉目,還望老弟能行個互通有無之便。”

“那是自然!身為臣子,自當同心協力替君分憂。”

得到了唐晉這般果斷回復,張昀便微笑頜首:“那老夫先行一步,待回頭再聚首吃茶。”

“張兄好走!”

唐晉目送他登車出宮,收斂神色,也登了停在身後的馬車。

隨從不解相問:“張閣老平日最是衿持,如何今日竟主動與老爺攀談起來?”

唐晉輕哂一聲道:“還能為何?皇上先前已經暗示得很明白了,想當首輔,可不能只憑兩江災情上的功勞,還得憑是否有破獲常蔚這一連串大案的本事,既然淌了這趟渾水,自然就得放下身段了。我與王慶有了爭執,他不趁機拉攏才怪。”

隨從恍然:“看來超脫如張閣老,也未能免俗。”又道:“那老爺看好張閣老嗎?倘若真查得有新情況,老爺會與張閣老互通有無嗎?”

唐晉目光變得深沉:“老夫雖不至於要去巴結他張昀,但順手人情罷了,若是機會合適,行個方便或許未嘗不可。”

隨從似懂非懂點頭。

唐家馬車駛出宮門後,竇永隨後也在馬車裏撩開了車簾,目光在微凝的雙眉下投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