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人活一口氣

蘇禎主仆騎著馬,沿著街道不緊不慢地走著。蘇婼也只好讓車夫不緊不慢的跟著。

但走著走著路線越來越熟悉,竟成了回蘇家去的道路。

難道她想多了?

到了蘇家門外的街上,蘇婼喚停了馬車,看著那主仆倆駕著馬,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流,竟然徑直進了蘇家角門。

看來她真的太疑神疑鬼了。

等到角門完全關上之後,她吩咐車夫:“回去吧。”

周承禮的卷宗還在燙著她的手,到底眼下阿吉的身世已經更有譜。

……

楊佑陪著韓陌站在茶館門口,等蘇婼走後,他說道:“倒是有些日子沒見奕姑娘到府上去了,也不知道近來宋家情況如何,世子不上去坐坐?”

韓陌一臉莫名其妙:“我為什麽要專門跑上去了解宋家什麽情況?我想了解宋家什麽情況,不是派你們去打聽就可以了嗎?”

楊佑噎住,隨後壓低了聲音:“世子還不知道,下個月六部要放一批京官赴外任?”

“那又如何?”

“那樣六部就會空出一批職缺來呀!”

韓陌覺得他這樣說話沒頭沒腦地特別煩人。“這跟我有什麽關系?難道你是想讓我進六部?”

“世子當然用不著跟他們去爭!但是宋家眼下需要啊!”

“宋家?”

“對呀!”楊佑露出終於看到榆木疙瘩開了竅的欣慰,一拍大腿道:“宋家大老爺想進六部!”

韓陌疑惑了:“他不是在六科當差嗎?怎麽又想進六部?”

六科的官職級別沒有六部官員高,權力範圍也沒有六部官員廣泛,但卻是直接上對皇帝的重要衙司。對宋家這樣的清流世家來說,權力不權力的,好像他們一直也不怎麽看重。

“因為宋家跟王家交惡了。”楊佑說到這裏,意味深長地瞅了瞅他。

“工部尚書王慶?”

“除了這個王家,別的王家也不敢跟宋家怎麽著啊。”

工部尚書王慶,是東閣大學士,祖籍在山西,祖上很輝煌。只是中途歷經門閥鬥爭,朝代更叠,一度式微。直到本朝高祖皇帝奪得江山之後任人唯賢,王家才逐漸有了起色。

王慶是先帝潛邸裏的長史,後來成了當今聖上的先生,再後來就被重用,掌了工部,入了內閣。

有這樣的家史,王慶當然不是惹是生非之輩。鎮國公與宋家大老爺宋璟是同窗,也是多年的好友,韓陌當然知道宋璟也不是胡攪蠻纏之人。而且兩家同朝,為官多年,多少也是有交情的。

這樣的兩家突然交惡,就真的讓人意外了。

“怎麽回事兒?”韓陌這當口不打算走了。

“順康九年,皇上不是下令讓國史館修冊,整理整理自開國以來南北各大家族的人才錄用情況嘛。既然是劃分大家族,當然就免不了有個先後排名。

“負責編撰這套史冊的官員根據王家上交的家史,把王家排在了宋家的前頭。前陣子這史冊修成了,宋家看了不樂意,他們認為王家把百年前那些輝煌擺出來,壓制他們宋家對本朝的貢獻,十分不要臉。

“當庭理論的時候,王閣老也發惱了,說宋家這麽多年白混日子了,占著世家的名頭,卻不見給朝堂貢獻出什麽人才,根本就沒有什麽資格爭。

“宋大人應該是氣急了,進宮尋皇上主持公道,皇上應該也不是很想插手他們之間的扯皮,請太子出面陪著吃了兩盞茶,又留著用了禦膳,和了半天稀泥之後結果啥用也沒有。

“於是據說這些天,宋大人就想調到六部去。

“唉,”說到這裏楊佑也嘆了口氣,“讀書人最要臉面,你罵人家窮,罵人家醜,罵人家什麽都可以,就是不能罵他們家族和子弟。宋家上上下下那麽多人呐,這王閣老這回不是捅了馬蜂窩嘛!”

韓陌總算是聽明白了。這麽說起來他也發現了,從小就被楊夫人常常接到府裏做客的宋奕如,這幾個月確實沒怎麽上他們韓家去。

他捏著下巴,狐疑地看了一眼茶館樓上:“這麽說來,她在這裏確實不尋常?”

楊佑道:“方才世子和蘇姑娘話別的時候,張閣老府上大夫人的姨侄女、也就是巡農禦史李刻的千金到樓上去了。”

韓陌恍然:“我記得你剛才說的選調京官外任這個事,張閣老是監管?”

“沒錯!這陣子想找張閣老的人不是挺多嘛,就前些日子張閣老做壽,都是私下低調的擺了幾桌。”

韓陌抱著胳膊,沉吟點頭。一會兒他又道:“宋家的事情,難道還要讓她一個姑娘家出頭?”

既然宋奕如約的是張家大夫人的姨侄女,那這件事肯定跟宋家目前的意圖有關。

“那屬下就不曉得了。”楊佑攤手,“這些都是他們文官的事,跟咱們不相幹,屬下也就沒有去過細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