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解釋!

此刻蘇家的正廳裏,又重現了半個時辰前的凝重和靜默。不同的是這次表情坦然姿態放松的是蘇綬兄弟與一眾三司官員,而怔然無語,甚至是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的是來勢洶洶的韓陌!

望著兩手抓著的白紙,以及空蕩蕩沒有絲毫火藥影子的箱子內部,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這一切。

為什麽明明這箱子是他的人按照朝袁清生前線索,從袁家找出來的,結果卻出了這麽大的簍子?

東林衛辦事一向以嚴謹著稱,但眼下不但事出在東林衛,且還是他韓陌負責的事項,如此一來非但袁清的冤案受到了審理的阻礙,他也不得抽身……

他回想著事情始末,記得箱子找出來的時候連袁清的妻子何氏都震驚且詫異,如果是她做了手腳,那她完全可以把證據毀了,完全不必偽造一個放在那裏。可如果連何氏都沒有觸碰過,不曾掉過包,那難道袁清還會說謊嗎?

“韓大人,這箱子怎麽回事,還得請您給出個解釋。您口口聲聲說這箱子裏裝的是證據,可不但證據沒有,火藥也沒有,我等回去也不知該如何向皇上交差了。”

刑部郎中潘松齡咳嗽著打破了這幕安靜,其余人也陸陸貫續續地跟著有了反應,目光灼灼地看向韓陌,多少帶著點幸災樂禍的意思。畢竟一刻鐘前,到底又是誰逼著他們拿主意開鎖的呢?如今鎖開了,卻沒有他所說的證據,他們要個解釋難道不應該?

韓陌擡頭睃著他,走到他面前,然後擡腳踏上他面前的凳子:“我韓陌是個粗人,不通文墨,要不你先教教我,解釋兩個字怎麽寫?”

潘松齡雖說年歲稍大,但他是個文人,不光是身量還是氣勢,在這少年面前竟然都矮了一截!

韓陌冷冷目光定在他臉上,另一手挾起了箱子:“我就是要解釋,也輪不到潘大人來聽這個解釋。你要是不教,那我可就撤了!”

潘松齡面對這如山般壓迫,哪裏說得出話來?只能是由著他帶領人馬,又浩浩蕩蕩地離去了!

……

韓陌頂著一臉晦氣,挾著箱子回到府裏,整個安慶堂的氣氛立刻凝重得像是壓住了一座山。

竇尹與宋延隨後走進來,看看箱子又看向韓陌:“袁清生前的確是這麽說的,箱子被他埋在庫房的青石地磚下,一尺長半尺寬,箱子外壁鑄有一只蝙蝠。除去裏面所裝之物,以及嵌有火藥機括,這箱子完全符合他所說的。”

他一邊說,一邊把有蝙蝠的這一面轉過來給他看。

韓陌沮喪坐下,擺擺手表示並不想再看。該看的剛才在蘇家他就已經看過了,有問題不會等到現在。

再說從他十二歲起,竇尹和宋延都開始跟隨他,三個人配合默契,他們也深知他的心思。所以他也不認為竇尹會連這一點都弄錯,可是他確實也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麽又會出現這樣的變故?

袁清既然生前有發覺妻子何氏與羅智通奸,那他必然會設法留下證據。所以這個證據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它如今不再存放於這個銅箱裏。

“袁清死的突然,會不會是他死前覺得不安全,所以又換了地方擱置?”

宋延試著推測。

韓陌望著他:“你看過袁清的屍首,確定他是死於他殺嗎?”

宋延鄭重點頭:“屍首發現於護城河內,他口腔裏有酒氣,事發當晚,與他同桌喝酒的是衛所的弟兄,他回府確實要路過護城河,加上他確實不會水性,醉酒失足這個說法,看上去是說得通的。

“但是我查看過發現,他腳上一只靴子沒了,腳趾甲縫裏有些許青苔,而且,我也去實地看過,失事的那片水域並不深。這說明,袁清在落水之後還是有機會逃生的,至少可以呼救。最關鍵的是,他的鼻腔後部沒有汙泥。”

見韓陌目光漸顯深邃,他繼續往下道:“如果是正常溺水,剛落水的當口,他難免會大口呼吸,而當河水不深,那他就必然會吸入河底汙泥。也就是說,憑借目前表象以下的證據,我堅信袁清是死於謀殺。”

韓陌撫起了後腦勺。

竇尹站片刻,接著宋延的話頭道:“既然已確認袁清死於他殺,那此事因羅智與何氏通奸而起,明明是替袁清申冤的事,結果麻煩卻繞到了咱們頭上,我擔心,這會不會是個局?”

宋延道:“是誰作局?”

竇尹微默,隨後道:“如果是羅智呢?目的是沖著東林衛,或者是世子。因為很明顯,假稱箱子裏有火藥,世子急於取證,就會施壓於三司,這也等於迫使世子得罪三司官員。如果這箱子開不了,世子就會認為證據在裏頭,只是無法拿出來,從而袁清的死也會因為缺乏證據不了了之,他的死也是白死。而如果打開了,那就是眼下這狀況,直接把世子推到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