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吃過飯,母子倆各自回臥室午睡,下午兩點,他們起來準備出攤。

之前兩個月還是夏末,天黑得晚,李娟出攤的時間也要晚上一些,如今到了十月,天漸漸黑得早了,她便把出攤時間提前了一兩個小時。

李娟在菜市場門口的一個水果攤旁邊租了一塊小地,剛好放下一輛攤車和兩張塑料凳子,下午到傍晚之間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尤其到了周末,很多上班族休息,都會出來買菜,因此李娟特意做了比工作日多三分之一的量。

量多了也變得重了,裝在一個鐵桶裏,沉甸甸的,李娟有一條腿是瘸的,光憑她根本搬不動,而且裏面湯湯水水,要是一不小心倒出來就是災難現場了。

這也是江栩穿過來後每周末都會回家一趟的原因。

李娟一個人太辛苦了。

江栩讓李娟在旁邊等著,他分了三趟才把東西全部搬到攤車上,東西又多又重,他的體力也不太行,搬完最後一趟,他連塑料凳子都顧不上拿下來,一屁股坐到了花壇邊的水泥地上,雙手搭在岔開的膝蓋上,張著嘴巴直喘粗氣。

李娟心疼得不行,連忙把塑料凳子放到地上:“來,坐這兒歇歇。”

說完,又從攤車上拿起一個透明水壺,擰開蓋子遞給江栩。

江栩擺了擺手,他累得連水都喝不進去。

李娟卻以為兒子又在嫌棄自己,忙道:“這水是媽特意為你倒的,水壺洗了幾遍,洗得幹幹凈凈,媽也沒喝過一口……”

話沒說完,江栩已經接過水壺,擰開蓋子抿了一口。

歇了半分鐘,他緩過來,把東西全部放回攤車上,和腿腳不便的李娟一起把攤車推到菜市場門口。

旁邊水果攤的老板正坐在躺椅上拿著手機刷短視頻,外放的音樂震天響,瞧見母子倆的身影,他將視頻暫停,扭頭招呼道:“喲,小栩回來啦。”

江栩轉身問好:“叔叔好。”

“好,你也好。”老板笑呵呵地說,“真是個好孩子,每周都回來幫你媽媽出攤。”

李娟也笑得眼角的皺紋都擠出來了,手上忙個不停,但嘴裏還是嫌棄的話:“我倒希望他多在學校裏呆著,多看看書,考個好的大學,免得跟著我一起受累。”

老板哈哈笑道:“你就是口是心非,之前孩子不回來,你又天天盼著。”

江栩沒參與兩個大人的談話,將裝有鹵煮的湯鍋和菜板菜刀等物都放好後,他坐到塑料凳子上,把背包放到攤車下面,從裏拿出一套英語試卷開始做。

這個世界教育體制和他那個世界不太一樣,在abo的世界裏,人的壽命延長到了一百多歲,因此上學年限也有了改變,分別是小學六年、初中五年、高中四年、大學四年。

原主和主角攻受均已滿18歲,放在他那個世界是上大學的年紀,可在這個世界才讀高二,距離畢業還有兩年。

原主的成績和他人一樣毫不起眼,在班級上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年級上就查無此人了。

不過兩年時間足夠學渣逆襲,江栩作為曾經的年級第一,倒不擔心高考的事,只是他很缺錢,他想拿到學校裏一學期給一次的獎學金。

過了下午四點,來買鹵煮的人慢慢增多,江栩把英語試卷塞回背包裏,拿起夾子從湯鍋裏挑出鹵煮,夾到李娟的案板上,由李娟切好裝袋。

江栩幫了兩個月的忙,早已得心應手,和李娟配合默契,兩人一忙就是兩個小時,顧客裏不乏和李娟相熟的人,看到江栩紛紛調侃。

“兒子又回來啦。”

“哎呀,真幸福啊。”

“小夥子好像又長高了,都有一米九了吧?”

江栩抽空回答:“沒到一米九,只有一米八六。”

“那也不矮了,你這麽小,往後還會長,說不定過兩年就長到一米九了。”說話的阿姨也和江栩打過不少次照面,為人大大咧咧,說話有些口無遮攔,她打量江栩兩眼,“alpha和beta還是不一樣,我兒子在beta裏算高了,也就一米八出頭,可alpha輕輕松松長到一米八。”

阿姨轉向埋頭切鹵煮的李娟,半是羨慕半是玩笑地說:“娟兒,你才是厲害,聽說不管是alpha還是omega,只要和beta結合,十有八九都生beta,你卻生了一個alpha。”

其他人聽了,不由得笑道:“可不厲害嗎?我們這片區的alpha用一只手都數得過來,omega更是一個沒有。”

“你這不是廢話?”另一個人接話,“我們這裏就是beta片區,哪兒來那麽多alpha和omega?”

大部分的alpha和omega都住在城裏的高档小區和高档別墅裏,怎麽可能混跡在五環外的公租房附近?

雖然沒人開口,但是幾乎在場所有人都這麽想。

江栩也很頭疼。

這個abo性別是這個世界裏最讓他難以適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