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由來一聲笑,男兒自橫行

叢林中,六道身形環繞著梁飛羽不斷出拳。

六重不同的勁力如波濤一般朝梁飛羽湧去,寒冰、烈焰、雷霆、重山、劇毒、震蕩,帝星的每具分身都有著不同的特性,每一重勁力都有幾十萬斤的力量,此時六重勁力相互交錯,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兇險萬分的力場!

梁飛羽被困在其中,只能將劍域縮到最小用以護體,同時不斷出劍將襲來的勁力打破。

他的‘皆亡’特性會隨著他破碎竅穴數量的增多而帶來更強的力量,所以他的傷勢越重,劍氣的威力反而越強!

因為殺力太過恐怖,所以帝星對梁飛羽一直存在顧慮,擔心對方臨死前的反撲會帶走他一到兩具分身,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而梁飛羽也一直保持著這個姿態,一旦陷入危機就準備放棄防守,強殺對方的分身!

正因為如此,所以梁飛羽才能和帝星打到現在。

不過他本就不擅防守,力量上又有差距,所以幾乎每分每秒都處於危險之中,稍微一個失誤,立刻就會被周圍洶湧的力之狂瀾吞沒,從而丟掉性命!

帝星想要完勝,梁飛羽則在尋找機會。

另一邊,三具分身和疾風衛的交手則更加慘烈。

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疾風衛已經戰死了上百人!

帝星的一具分身哪怕只有本體一半的力量,也比至境巔峰的武者還要強出幾分,疾風衛在正常情況下只能對付普通的至境強者,哪怕有增益魔法和封存內力的加持,最多對付一具分身。

同時對上三具分身,遠超他們的能力上限了。

不過在眾人悍不畏死,堪稱瘋狂地進攻下,帝星的其中一具分身也受了不輕的傷,全身上下有幾十道傷口,左腿膝蓋處的傷勢最重,已經影響到他的移動。

這是眾人有意為之的結果,他們特意將絕大部分的攻擊都集中在一具分身上。

孟瑜手持弓箭一直在外圍遊走,沒有沖上去參與戰鬥。

不是他怕死,而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麽。

疾風衛有一套對應的弓術名叫‘翔雲九轉’,練到最高境界可以在射箭的瞬間將九重勁力注入箭矢中,讓箭矢在飛行的過程中如同禦風一般,可以獲得九次加速,甚至還能改變方向!

孟瑜是五百名疾風衛中第一個將‘翔雲九轉’練到第六重境界的人,而且他也是第一個在獲得眾人內力加持和天地元氣輔助的情況下,可以達到‘翔雲七轉’的人。

正因為如此,在之前的神符衛大賽中他才能兩次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幫助戰友們斬殺至境強者!

為了表彰他,同時讓他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的特長,李行特意讓人用羅刹蜂的尾針為他打造了一只箭矢。

羅刹蜂的尾針一直都供不應求,許多【天王境】武星都未必能拿到用羅刹蜂尾針打造的兵器,所以孟瑜格外珍惜李行給他的這只‘羅刹箭’。

他沒有沖上去對敵,就是要找到最好的機會來發揮出‘羅刹箭’的威力!

孟瑜一邊保持移動,一邊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帝星那具受傷最重的分身。

此時十幾名疾風衛正朝那具分身圍了上去,外圍的眾人則在趁機聚氣。

其實神符衛在和人戰鬥時,最重要的就是在一個‘轉’字上。

氣機流轉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只神符衛的戰鬥力。

眾人可以將所有人的氣機和符箓引來的天地元氣都朝其中一個人身上匯聚,但這個人的身體沒法長時間承受如此龐大的力量,最多只能將匯聚來的力量一次性打出去。

所以關鍵在於速度。

遠程攻擊時還好,一旦和強者近身交戰,氣機流轉速度就很關鍵了,速度如果太慢,力量匯聚到A身上時,對方已經沖過去把B殺了。

等力量朝C身上匯聚時,對方又沖回來把A殺了……

什麽時候該將力量朝誰那裏匯聚?又或者哪些人該向A匯聚,哪些人該向B匯聚?是將力量朝一個人身上集中好,還是將力量分散聚集在十幾個人身上更好?

這些都是神符衛需要思考的,而且沒有標準答案,全都需要根據實戰情況臨場應變。

和至境以上的強者對抗,每一秒鐘可能都會發生十幾種變化,這對眾人的默契和配合就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幾百名神符衛如果將力量朝一人身上匯聚,對方在一擊之內能夠打出至境層次的攻擊,所以理論上來說如果配合默契,氣機流轉的速度足夠快,甚至能讓對之對敵的人產生一種自己在輪流和幾百名至境強者交手的錯覺!

當然了,現階段沒有哪只神符衛能夠做到這種程度,不僅僅是默契和配合不夠,還因為他們身上的符箓沒法支撐那麽快的氣機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