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陛下,蒙元從幽州退兵一事,我們不能被動等待,應該盡快發兵進逼,讓蒙元大軍退出幽州!”

在崔昊勝說完後,兵部尚書也出列進言道。

話音剛落,又有一人出列發言:

“陛下,既然蒙元已經答應退兵,臣以為我們不應該太過逼迫,以免被蒙元再次找到什麽借口,又節外生枝。”

出列這人是兵部左侍郎,兵部的二把手,但卻是主和派的人。

“可笑!”

兵部尚書轉身看向對方,“若是我們不主動逼迫,蒙元一直拖著不退兵呢?”

名義上是對方下屬的兵部左侍郎絲毫不懼地直接懟了回去:

“若是我們主動尋釁,對方以此為由,反而不退了呢?”

“那就打啊!”

兵部尚書突然怒喝道。

他轉身對皇帝躬身:

“陛下,蒙元先是出爾反爾,答應退還幽州卻不退,反而要和我們來一場殿前比試。如今殿前比試也已經比完,等消息傳出後,天下皆知是我天乾勝了蒙元!這種情況下,若是蒙元依然不從幽州退兵,而我們又什麽都不做,這讓天下人如何想啊?讓我天乾百姓如何看待朝廷?”

龍椅上,皇帝聞言皺起眉頭。

其實這一點他是很在意的。

殿前比試贏了蒙元是件大快人心好事,也是他這個皇帝的一筆功績,但若是蒙元依然耍賴不肯歸還幽州,那這件好事反而會成為一個笑話,讓天乾朝廷,甚至是他這個皇帝都受人恥笑。

這個時候就能看出殿前比試獲勝的重要性了,如果殿前比試最終輸了,現在主和派這邊就有一大堆理由推遲收復幽州之事,而皇帝也不會太過主動地推動此事。

“蘇卿擔憂的事也確實有道理。”

皇帝開口道,他口中的‘蘇卿’就是指兵部尚書。

“蒙元從幽州退兵之事,宜早不宜遲,蘇卿以為該如何處置才好?”

兵部尚書毫不猶豫地說道:“臣以為,應讓張會大將軍率領十五萬京畿大軍前往通州,讓通州將軍李鋒率通州邊軍配合,大軍進逼幽州,讓蒙元從幽州退兵!”

張會乃鎮軍大將軍,二品武將,也是主戰派這邊的首領之一。

皇帝微微皺眉:“只是逼迫蒙元退兵而已,就要派出十五萬京畿大軍?會不會過於勞民傷財?”

十五大軍從京城趕往幽州邊境,哪怕最後不打仗,光是這一路上的損耗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陛下,之所以要派十五萬京畿大軍,是因為臣擔心蒙元根本不會從幽州退兵,若是如此,兩國只能開戰!只憑通州邊軍之力,恐難以收復幽州,故要派京畿大軍前往!”

兵部尚書斬釘截鐵地說道。

一聽到要開戰,皇帝頓時皺起眉頭:“蘇卿以為,蒙元不從幽州退兵的可能性很大嗎?”

兵部尚書:“蒙元狼子野心,又絲毫不講誠信,臣以為他們這次肯定會故意拖延從幽州退兵的時間!若是真讓他們拖個一年半載,那這次的殿前比試就徹底成了笑話!”

“這麽說,兩國只能開打了?”

皇帝沉吟道。

兵部尚書:“陛下聖明!”

皇帝轉頭看向崔昊勝:“崔卿,你認為呢?”

崔昊勝拱手道:“臣也以為,兩國只能開戰,還請陛下早日發兵,做好開戰的準備!”

“陛下,兩國開戰乃大事,關乎國運,不可輕舉妄動啊!”

這時,主和派的官員們坐不住了,紛紛出言勸諫:

“山東之地剛剛發生水患,河南之地也在鬧饑荒,如今國庫空虛,根本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撐我們和蒙元開戰!”

“一旦兩國開戰,短時間內就難以停下,而我們的補給根本不足以支撐十幾萬大軍長時間作戰。若是前線戰事不利,到時候別說收復幽州,說不定通州也會丟掉!”

“……”

主戰派這邊的官員們也不甘示弱,紛紛開口道:

“幽州擁有天險,乃我天乾在邊境的天然屏障,一日不拿回幽州,就等於我天乾始終對敵人敞開大門!”

“我天乾坐擁幽州多年,不僅熟知地理,且民心可用,一旦開戰,根本不需要陷入長時間的拉鋸戰,短時間內就能徹底收復幽州!”

“……”

雙方爭吵激烈,唾沫橫飛,有時候甚至會指著對方的鼻子破口大罵,也是讓李行等人大開眼界。

原來古代的朝堂議事和菜市場吵架也沒多大的區別嘛。

聽了半天,李行也聽出了主和派和主戰派之間的核心矛盾點在哪兒。

主戰派認為幽州乃天乾的天然屏障,一日不收復幽州,天乾就一日暴露在草原的鐵騎之下,非常危險。所以必須盡快出兵收復幽州!

而主和派則是懼戰的,他們認為天乾此時開戰很有可能會輸,到時候搞不好局勢一潰千裏,整個天乾都有亡國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