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亢龍有悔,瘋狂一夜

“你說招式中蘊含的拳理符合《易經》的卦象,能不能詳細講一下?比如乾卦中的‘初九:潛龍勿用’。”

柳雲晴好奇地問道。

李行點點頭:

“乾卦,‘初九:潛龍勿用’,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潛’是指潛在的能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能,只是有人發揮出來了,有人沒有發揮出來。‘潛龍勿用’這個卦象的意思不是讓我們有能力不用,而是‘勿用’,意思是不要輕易去用,要等時機成熟了才可以用。

而我降龍十八掌中,‘潛龍勿用’這一招也同樣包含了這樣的道理,看似在出手,其實內裏是在蓄力,為下一招積攢更強的力量。這一招如果練到巔峰,甚至可以讓下一招爆發出好幾倍的威力!”

說完之後,不等柳雲晴繼續發問,李行就接著往下說:

“再比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是乾卦九二的爻辭,說的是一個人在做好足夠的準備後,就可以開始展現自我了,但還是要等待最佳的時機,如果表現得非常出色,就很容易得到賞識和重用,這就叫‘利見大人’。

在招式上,降龍十八掌中的‘見龍在田’就在‘潛龍勿用’之後,是非常匹配的連招,‘潛龍勿用’積蓄力量,‘見龍在田’伺機爆發,對時機把握的要求很高,過早會導致招式威力不足,過晚又可能錯失戰機,同時出招也會失之靈活。”

“那‘上九:亢龍有悔’又該怎麽解釋?”

導師席上,柳雲晴饒有興致地問道。

因為‘太極拳’的緣故,她最近也在研究《易經》,對乾卦中‘上九:亢龍有悔’這一卦,越研究越覺得有意思,感覺其中奧妙無窮,所以她很想聽聽李行的理解。

李行聞言,毫不怯場,心中立刻就有了答案。

倒不是他真的特意去研究過《易經》,而是‘降龍十八掌’這門武功確實屬於《易經》武功,他在具現出這門武功的同時,腦海中就多出了許多和《易經》有關的知識和理解,並且可以和拳理一一對照:

“‘上九:亢龍有悔’這一卦的前一卦是‘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要理解上九這一卦,就要結合上一卦來看:飛龍在天確實好,但是物極必反,爬得越高,摔得越重。這個‘亢龍’的意思就是當人達到某種巔峰時,往往容易因為亢奮而忘乎所以,驕傲燥進,最終造成嚴重的後果,給人生留下遺憾和悔恨。

而‘亢龍有悔’這一招用在武功上,代表的拳理是過剛則易折,出拳要講究留力,如此才有更多回旋的余地,這一招練至巔峰,可以陽極而陰生,達到剛柔並濟的境界!”

柳雲晴聽得連連點頭,她對‘亢龍有悔’的大致意思是理解的,但卻從未從李行述說的這種角度去思考這其中蘊含的武學之理。

“過剛則易折,陽極而陰生,亢龍有悔?”

一旁的嚴海龍喃喃道,開始回憶剛才在夢境中李行使用的那些招式中,哪一招是‘亢龍有悔’。

‘亢龍有悔’的拳理其實和太極拳很相似,但卻比太極拳更讓嚴海龍覺得觸動,因為降龍十八掌剛好走的是他這種剛猛霸道的路子,所以他能從這一招中收獲更多的感悟。

“……”

在李行講解完畢後,現場先是一陣沉默,然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李行的解釋直白易懂,就算是從來沒研究過《易經》的人也能很容易聽懂。

最關鍵的是經過李行這麽一解釋,眾人發現‘降龍十八掌’竟然真的是《易經》武功,不是李行為了打臉棒國那邊而故意胡謅的!

“李行,上一期我說你是《易經》流武學的開山鼻祖,但現在看來你不僅僅是開山鼻祖,你完全有可能通過《易經》流武學開宗立派!”

柳雲晴對李行鄭重地說道。

武道圈中有一些武星公司的創始人是武功創造宗師,這些宗師開創出了一個流派的武功,從而吸引到了一大堆主修這個流派武功的武星,最終組成一家武星公司。

這就是武道圈的開宗立派!

雖然只要創造出三門下載量過億的武功就能被稱為‘宗師’,但這種宗師稱謂只是一種尊稱,和那些真正創建出一個全新的流派,從而開宗立派的宗師比起來,並不在一個档次上。

如果說走‘打鬥路線’的武星,最高追求是‘一至尊,三頂峰,七絕技’這種巔頂強者的地位,那麽走‘創造路線’的武星,最高追求就是開宗立派!

而現在,柳雲晴說李行可以通過《易經》流武功開宗立派,這無疑是對他創造才華的最高褒獎了。

“李行,你能這麽快就再創造出一門《易經》流武功,有沒有一點原因是受到外界的刺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