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此乃太極拳

漢白玉石鋪成的巨大廣場上,李行一身青衫,面對八名全身金黃的武僧。

“施主若能踏上後方的階梯一步,就算過了這關,請吧。”

一名武僧重復著之前已經說過九次的話。

李行笑著點點頭,然後左腳向前邁出,左手彎曲上擡,右手彎曲向下,在胸前做出一個抱圓的姿勢。

八名武僧見狀都微微一怔。

雖然這方天地只有這般大小,八名武僧也不能算是夢境中真正的生靈,但試煉型夢境種子中的人物都保留了原身的記憶和智慧,這八名武僧擔任佛宗護山八大金剛一職多年,不知迎接過多少江湖人士的挑戰,要說見識,恐怕比江湖上九成的人士都要廣!

但此時他們見到李行擺出的這個拳架卻覺得有些奇怪,因為不似他們之前見過任何一路拳法,拳架看上去松松垮垮,竟像是個初通武學的新手擺出的拳架。

不過奇怪歸奇怪,佛宗首重修心,能成為護山金剛的武僧心智何其堅定?所以八名武僧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迅速上前將李行包圍起來。

隨後四名武僧從前後左右四個方向同時攻向李行。

李行右腳實,左腳虛,右掌搭住右邊揮拳沖來的武僧手腕,然後身形快速一轉,運起太極拳‘粘黏擠靠’四字決,身體渾不受力,和身後沖來的武僧一下錯開。

而被他搭住手腕的那名武僧則不由主地向前一沖,差點和左邊的武僧撞在一起。

攬雀尾!

幾名武僧俱是一驚,李行這一招“攬雀尾”和他們之前見識過所有拳招都不同,甚至連相似的都沒有!

之前出手的四名武僧重新站好位,另外四名武僧則迅速補上,一齊攻向李行。

而李行故技重施,依然使出一式攬雀尾。

這一次早有防備的一名武僧在被他抓住手腕後,立刻就發力變招,誰知李行的勁力竟隨之而變,順著他的發力一拖一拽,將他拉得撞向左邊的同伴。

與此同時,從李行身後沖來的武僧出拳擊中了他的後背。

然而李行身形未亂,絲毫不受影響,繼續轉身錯位。

擊中他的武僧一臉驚訝,因為自己那一拳中千百斤的力氣竟像是打入了汪洋大海,消失的無影無蹤,無聲無息!

這等卸力的功夫他不是沒見過,但那些人無一不是靠深厚的內力來承受自己的拳勁,而眼前這個年輕人這一下明顯靠的不是內力,而是招式。

這是什麽拳法?!

八名武僧又轉換進攻了兩次,卻被李行用雲手化解。

比起攬雀尾,雲手在借力和卸力上更加突出,也進一步展示出了太極的玄妙。

“轉!”

一名武僧突然喝道。

意識到對手不簡單,八名武僧果斷選擇變陣,在一聲‘轉’後,八人的陣型隨之一變。

一名武僧踏步上前,雙拳快速擊出,被李行擋下後絲毫不停留,果斷後撤,根本不給李行借力拉拽的機會,換成另外一名武僧上前出拳,幾拳之後也迅速後撤,換成第三名武僧出拳。

他們之前出拳,每一拳的拳勢都沉重如山,力求每一拳都讓對手招架不住,而此時出拳,拳勢卻快若奔雷,只是一味求快。

不僅如此,八人還如同快速輪轉的風車,不斷換位,快拳連攻,臂影晃動,一時之間好似有數十條手臂、數十個拳頭同時擊出!

這等變化是之前面對九名選手都不曾使出的,卻是專門針對李行的打法。

只要八人出手速度夠快,李行就沒有卸力的機會。只要他們輪轉速度足夠快,李行就沒有借力拖拽,打亂陣型的機會!

李行心中暗自佩服,這樣的應變確實非常有針對性,而他的太極拳畢竟才練到第四重,對於太極的奧義還領悟不足,自然難以發揮出太極真正的精髓。

眼看在招式上陷入頹勢,李行不得不開始依靠龍象般若功的巨力招架八名武僧的進攻,同時施展神行百變進行躲閃。

一時之間,局面僵持住了。

當然了,這是因為李行不願意仗著龍象般若功的力量以力破巧,所以一身力量有一半都是收著的,打得‘很含蓄’。

八名武僧眼看還是奈何不了對手,於是再次變陣。

依然是每人出拳如風雷,但卻從單人輪轉變成了雙人輪轉,每次都是兩個人同時對李行出手,這樣一來他們換氣的時間就會縮短一半,難以長久維持,但陣法的威力卻陡然提升了一倍!

李行頓感四面八方猶如暴風席來,拳風呼嘯,壓力如山。

眨眼間,身上就已經挨了十幾拳!

好在武僧們現在的拳勢只求快,拳勁不算重,而李行大成境界的龍象般若功打磨出的體魄根本不懼這種程度的打擊。

一分多鐘的時間很快過去,八名武僧心中越來越驚,他們至少已經打中李行上百拳,但卻像是在錘打一塊玄鐵,根本傷不到對方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