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163 一百六十三章

◎無◎

明相黑沉著臉, 拂袖而去。

何相見王相花白的眉毛都快連成了一道線,咄了聲,道:“王相, 我向來是粗人, 不會拐外抹角說些冠冕堂皇的話。我總覺著吧,就算一大家子人, 父子兄弟, 都有不是一條心的, 何況是朝堂上的官員,每次朝廷有丁點風吹變動,總有人反對,有人贊同,吵得不可開交, 口水都噴了一臉。明相有明相的看法,程知府有程知府的看法,孰是孰非,總會有個定論, 何須為此煩憂?”

王相不耐煩斜了眼何相,懊惱地道:“合議在即, 楚王可是聰明人, 自己先鬧了起來,豈不是讓南召看了笑話去,讓南召有機可乘?”

何相梗著脖子爭論道:“南召能拿出這些鬼合議, 就沒拿大周當聰明人看!包括你我在內, 朝堂上一大堆人, 在南召眼裏, 都是十足十的蠢貨!”

王相氣惱道:“那是你!”

眼見王相與何相也要爭吵起來, 程子安並不後悔他對明相的還擊。

道不同不與為謀,明相能安穩無虞做丞相多年,靠的是聰明,滑不溜秋,極擅長察言觀色,揣摩聖意。

按理說明相在這種大事上會更謹慎,保持中立。但他卻很積極,意見與意圖都很明顯。

明相上了年紀,過不了幾年就該告老致仕。明氏後人不若他聰明,明相一系最能幹得力者便是文士善,可惜他回到中樞,卻沒能得到實差,做了鴻臚寺卿。

文士善與程子安之間不合,明相當清楚。以他的城府,決計不會表現出來,趁著合議,就能正大光明與程子安對立,最好能將他罷官,再次貶謫出京城。

程子安倒不以為明相會與楚王勾結,他犯不著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與南召往來,要往來,也不會與楚王這個親王。

明相想趁機做件漂亮的大事,留下賢名,明氏子孫能多得幾個恩蔭出仕的機會,借此給明氏子孫的路鋪得更加寬闊。

又或許,選擇了站隊,爭個從龍之功。

一切的緣由中,難尋大周的蹤影。

王相的擔憂,程子安清楚明白,如今不比以前,進京之後要做的事情,他就沒想過能兩全!

程子安慢悠悠地倒茶吃了幾口,放下茶盞道:“聖上該起身了,我先告辭。”

王相瞥了他一眼,拂了拂衣袍站起來,道:“我隨你一道去。”

何相瞄了他們一眼,繼續穩坐不動,嘟囔道:“我可不去湊這個熱鬧。”

王相充耳不聞,與程子安一道走出政事堂。

午後的太陽高懸,照在紅墻黃瓦上,風呼呼刮著,青石地面被刮得像是用水沖洗過一樣幹凈。

王相擡起頭打量著天,攏緊了衣衫,道:“要下雪了,瑞雪兆豐年,好啊,好啊。”

程子安道:“瑞雪兆豐年,可惜很多窮人沒能活到豐年。”

老人,幼童,體弱之人,在寒冷或者太過炎熱的天氣都易生病。

麻繩偏挑細處斷。

王相嘆了口氣,道:“總得看大體,大體上來說,下雪好過不下雪。”

程子安好奇問道:“王相,換作是你,你可願意拿自己的性命,換取他人的安穩?”

彼此都是明白人,王相說不了謊,他怔了下,道:“刮風下雨,又不是人能決定之事,我有什麽法子呢?”

程子安笑了起來,道:“刮風下雨四季變換,老天要如何就如何,人的力量太過渺小,是無法戰勝天。不過,人就不應當再雪上加霜了,有時朝廷看似一個很普通的策令,會有百姓付出性命的代價。”

王相神色若有所思,道:“就是聖上估計也難做,你就這般堅定?”

程子安道:“我相信自己的判斷,從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王相看了他半晌,收回了視線,呵呵笑道:“我老啦,比不過你們年輕人。昨兒個我回府,阿堯還在問我,你回了京城,可要給你下帖子,請你吃飯。你不吃酒,就只有吃飯了。我同阿堯說,你們同學一場,無論如何都要請一請,待到你清閑些再給你帖子。”

程子安笑道:“再忙都要吃飯,說起來,我好久都不曾吃到王相府上的飯食,一直想念得緊。王堯請盡情給我下帖子.....,也無需下帖子了,省點筆墨紙硯,讓人傳個話就是,我天天來。”

王相哈哈大笑,指著他道:“你瞧你,唉!”

不懼與明相翻臉,亦毫不猶豫接受了他拋去的拉攏之意。

有棱有角,卻不拘泥死板,如此方是真正聰慧。

到了承慶殿,聖上已經起身,程子安跟在王相身後進去,明相已經坐在了聖上下首,臉上的神情來不及收斂,猶帶著幾分激奮朝他們望來。

程子安上前請安,聖上聲音中帶著幾分睡後起身的含糊,道:“坐吧。”

明相手邊的茶,冒出些許的霧氣。程子安觀察之後,心道聖上還未來得及對明相的話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