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 一百五十一章

◎無◎

機杼吱吱呀呀, 眾人的頭,忽地擡起,忽地低下, 盯著莫草兒與吳娘子織娘們的手。

各色絲線翻飛, 像是變戲法一樣,吐出精美的畫。

莫草兒與吳娘子之間配合熟練, 隨意交換一個動作, 便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一起停了下來。

寬敞的屋子裏,寂靜無聲。

莫草兒站得高,望著底下眾人狂熱的眼神,不禁駭然而笑,旋即, 她俏皮地偏頭,清脆地道:“成了!”

再也簡單不過的“成了”二字,跟在熱鍋裏澆了一瓢涼水,噼裏啪啦一陣飛濺, 接著沸騰,歡呼聲震天。

莫草兒隨著他們大笑, 吳娘子也笑, 看到她的動作,趕緊招呼道:“快下來,別摔著了。”

莫草兒靈活地從木梯上下來, 奔到吳娘子身邊, 激動地道:“師傅, 真成了呢, 以後我們就可以多幾架花樓機, 織出更多的提花布,還能讓更多的學生親自摸到花樓機學習!”

在明州府的織坊裏,有一兩架花樓機就很了不得。能操作花樓機的織娘,非織坊東家的親信,或是真正技藝高超,能織出精美的布料,給東家賺到大筆的銀子。

吳娘子自十五歲起進織坊,學了近半輩子,到了四十歲整,方初次摸到花樓機。

織娘們哪能如在雲州府一樣,放開手腳學習。

程子安仰頭,閉眼長長大呼了一口氣,抹去了額頭的冷汗。

要是遇到麻煩,程子安只能按照預計的法子彌補,就是親自前去江南道,請懂做花樓機的師傅到雲州府教導,改進。

官員除非有公務,不能離開管轄之地。程子安要去江南道,需要向吏部申請,公文繁瑣自不提。

待他趕到江南道,再想盡辦法弄回師傅到雲州府,改進做好花樓機,黃花菜都涼了。

程子安既高興,又心酸,緩緩離開了屋子。

做事真他祖宗難!

聞山長與韓直他們慶賀了幾句,四下張望沒看到程子安,看到背對著大門,立在廊檐下的身影,愣了下走出屋,袖著手呵呵笑道:“屋外冷得很,還是屋子裏暖和,你向來怕冷,嫌棄我屋子裏不點炭,怎地出來了?”

程子安將心中亂七八糟的情緒壓下去,道:“先等他們熱鬧一陣,熱鬧不動了,我再去替他們續一續。第一台花樓機成功完成,總要慶賀一二。我出錢,請他們吃羊肉。老師,府學的學生,該練練文章了。”

聞山長沉吟了下,道:“我也添點錢,多添兩頭羊。不過,你打算讓府學的學生,練什麽文章?”

程子安道:“吹噓的文章。也不全是吹噓,工匠們的確厲害,他們做出了花樓機,修建了高樓,搭建起了橋梁。‘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住在華宇中之人,也不是修屋者。他們何其重要,絕不能忘,絕不能被輕視,讓他們贊頌,盡全力誇贊,我來給他們刊載成冊。史書,不該被那些只會玩弄權術之人全占了去!”

聞山長神色慈悲,道:“唉,我經常覺著,讀的那些書,沒半點用處,讀過書,能明理,但並非會講理。讀過書,知曉禮義廉恥,但偏生寡廉鮮恥者,皆出自讀書人。你師母經常數落我,連火都不會燒,沒人伺候的話,會生生被餓死。我聽了總是不服氣,後來我再仔細一琢磨,生火這些事,多學幾次就會了。但做衣衫,做出可口的飯菜,就不那麽容易學會,何況是織布,繅絲,建橋照屋了。匠人們地位低下,三百六十行,各個行當的匠人,都比我們這些讀書人值得尊敬。”

一陣寒風吹來,吹得程子安鼻子澀得疼,他忙攙扶住聞山長進屋:“外面冷,老師,我們進去吧。”

聞山長看了程子安一眼,看到他疲憊的眉眼,不禁後悔當年逼著他讀書考科舉。

走了幾步後,聞山長終是道:“子安,別太辛苦。”

程子安笑道:“老師,我年輕著呢。老師要是心疼我,中午的時候,讓我多吃兩塊肉。”

聞山長拉下臉,道:“你師母讓灶房給我做的肉有定數,都被你吃了,我吃甚?”

程子安哈哈笑起來,說笑幾句之後,他那點見縫插針,傷春悲秋的情緒也就散了去。

說是見縫插針的情緒,乃是因為程子安實在太忙,就算是大冬天,也沒功夫想太多。

今年雲州府的雪,下得比往年晚了些,卻比往年要來得猛烈。

鵝毛般的大雪,說來就來,紛紛揚揚飄落。

程子安見機不對,緊急招來府衙的全部官吏,道:“織造城那邊,屋外的所有活計,全部停止。屋內的活計,注意用火安全。眾人都出去,各領幾條街巷,排查險情。放火首要,其次是破舊的屋子,要注意垮塌,能遷走,盡量安排遷走,無處可去者,可安置在驛館裏。城內的米面糧油要保證充足供應,尤其是柴禾。關於送民生貨物的車馬進城出城,守城的不許阻攔,在特殊期間,允許在關閉城門後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