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137 一百三十七章

◎無◎

府學的事情由聞山長聞緒程箴一起忙碌, 程子安則開始著手春耕。

今年的春耕,比起往年不知熱鬧幾何。

首先是水利溝渠已修通大半,種子耕牛農具到位, 夜香行已成過去, 糞池裏裝滿了便宜買來的糞肥。

其次,今年除了種植春小麥外, 還要種植芋頭。

芋頭的種子不多, 加之空地少, 能種植約莫不到一畝地。

如果伺候得好,按照去年的產量,一畝地能產八百斤左右的芋頭,相當於兩畝多地的小麥,家家戶戶都將期望放在了芋頭上。

不過, 府衙有令,必須在種植好小麥之外,再種植芋頭。

因為第一年廣泛種植,若是收成欠佳, 最後小麥疏於照看,兩頭落空。

其實不用府衙特別強調, 百姓心裏自有衡量。

芋頭大範圍種植, 前所未有。種芋頭傷地,且芋頭難以保存,靠著種地糊口的百姓最愛惜土地與糧食, 他們不敢輕易放棄千百年來主要的糧食。

除此之外, 雲州府的百姓還面臨著一大喜事, 就是家中的孩子, 無論識字與否, 皆可去參加考核,進入縣學或者府學讀書。

縣學的束脩筆墨紙硯全不要錢,府學則是免取束脩,筆墨紙硯自備。

按理說府城的百姓該心生不滿,畢竟縣學都有筆墨紙硯,府學為何不給?

不過,他們來不及埋怨,因為府學的蒙童班名額有數,招滿即止。

種地的百姓,盼著子孫讀書出人頭地的長輩,將田間地頭與縣學弄得熱火朝天。

這邊在忙碌,那邊婦人娘子們也熱鬧得很,妯娌姑嫂姊妹們爭相奔走,對府學即將開辦的紡織學堂議論不休。

雲州府天氣寒冷,府衙後宅的院子裏,除了幾顆耐寒的草木,四下光禿禿。

崔素娘也沒閑情逸致種花草,雲州府到處在準備栽種芋頭,她打算也種上一些。

這天她來了興致,與雲朵秦嬸在一起收拾地,程子安從前衙回來換身衣衫,看到後笑道:“阿娘,你準備種什麽花?”

崔素娘撐在鋤頭上,笑道:“我不種花,準備也種些芋頭。”她擡手擦拭了一下額頭,嘆道:“種地不易啊,沒挖幾鋤頭,手掌磨破了皮不說,還渾身無力。”

莫柱子跟著程子安一起回來,見狀趕緊跑上前,拿過崔素娘手上的鋤頭,道:“娘子,我來挖。”

崔素娘贊道:“柱子越發懂事了。”

莫柱子靦腆一笑,揚起鋤頭挖了起來。他力氣大,一鋤頭能頂崔素娘三鋤頭,秦嬸與雲朵忙讓開一旁,免得礙事。

程子安蹲在一旁觀看,崔素娘好奇地道:“你不忙了?”

“忙裏偷閑。”程子安扯了下身上的官袍,道:“先前審了幾個案子,不小心灑了一身的墨,我回來換一身。”

崔素娘忙道:“那趕緊進去換,馬上拿去泡著,不然得留印記,洗不幹凈了。”

官員一年四季有八身官袍,皆為綢緞與錦緞制成。錦緞綢緞嬌貴,不經穿,洗上幾次就會褪色,一不小心就會勾絲。

官員大多都會自掏腰包多做幾身,官袍不是人人可以穿,幾個小錢而已,比起官威與面子來說,實在不值得一提。

程子安舍不得錢,他的官袍袖口已經磨得發毛,要是洗不幹凈,看上去就更寒酸了。

進屋去換了衣衫,崔素娘倒了碗熱茶給他:“再過一陣就要用午飯,既然回來了,等吃完了飯再去忙碌吧。”

程子安雙手接過茶,道:“好,阿爹不在,我陪著阿娘一起用飯。”

崔素娘嗔怪地道:“我又不是三歲稚童,哪用得人陪。我可不閑著,先前小徐氏前來說,林老夫人問我可得空,過去與她說話呢。”

小徐氏就是長山的妻子,程子安好奇問道:“師母與師嫂可還習慣?”

崔素娘道:“起初來的時候不習慣,如今已經好些了。昨日我過去,聽到林老夫人與徐氏也在說織坊學堂的事情。”

程子安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他真沒主意對織坊學堂,外面的反應,便問道:“外面傳什麽了?”

崔素娘道:“就一些酸儒說了幾句,其余的,便在談這個學堂,要交多少束脩。若只會織布,不識字可能進去學習。”

程子安腦子靈機一動,道:“不識字也沒事,學堂可以教。”

崔素娘道:“子安打算請女先生了?”

程子安笑眯眯地道:“這裏有三個現成的女先生,不請的話,著實浪費了。”

崔素娘愣了下,很快反應過來,道:“子安是指我與林老夫人,還有徐氏?”

程子安點頭:“你們三人皆識字,會算賬,學識豐富。去教她們習字綽綽有余,順道再教一些算賬的學問。學不好織布,能學到算賬的本事也不錯。阿娘,阿爹與我都忙得很,以前我就在想,阿娘來到雲州,只照看我與阿爹,平時太過無聊,不如做些清閑的事情,阿娘可願意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