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32 一百三十二章

◎無◎

段尚書與趙侍郎明面上要查黨山縣的命案, 翌日一早就出發前去了黨山縣的山林村。

程子安隨行前去,程箴留在府城,接收汪老太爺雲五等人還來的糧食。

當然, 程子安並不只接收他們還來的陳糧, 糧食鋪繼續開張,按照往年正常時的價格, 收購新糧, 出售陳糧。

也等於說, 百姓賣的新糧,與買去的陳糧,在糧食鋪手中轉了一圈,全部回到了府衙。

多收的新糧與余下的陳糧,皆送入常平倉的庫房。

程子安與段尚書趙侍郎三人, 前去黨山縣時,高縣令並不知情。

他們一行到了山林村,先去了山上,看到修建得華麗巍峨的高氏祖宗墓地, 段尚書嘆了口氣,趙侍郎亦沉默不語。

一切都已清楚明白, 段尚書苦笑著道:“不知高縣令是從何處請來的陰陽先生, 身上背負那麽多條人命,要真是福地,這份福氣也該被折騰沒了。”

程子安蹲在一顆板栗樹下, 撿了根棍子戳地上掉的板栗殼。

板栗殼有刺, 程子安很是小心, 分開殼, 戳出裏面的板栗, 一顆顆撿到荷包裏。

趙侍郎看了他一眼,再看一眼,不知看了多少眼後,終於忍不住問道:“程知府可是很喜歡吃板栗?”

程子安頭也不擡地道:“一般般吧,板栗是好東西,能充饑。這片地周圍居然沒人來撿,看來這片地真不算是福地,而是有煞氣,晦氣!”

趙侍郎一愣,程子安看似閑散,實則是早已成竹在胸,並未錯過段尚書的話。

段尚書在旁邊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走上前蹲下來,學著程子安那樣撿板栗,問道:“程知府可是感到沒勁了?”

程子安道:“非也,查案查案,總要查一查才好寫卷宗。高縣令還未到,兇手尚未被緝拿歸案,段尚書還得繼續。”

段尚書將弄開的板栗遞給程子安,沉吟了下,問道:“令尊為何沒同程知府一道前來?”

程子安啊了聲,問道:“阿爹並非官身,他不來的話,可會影響到案情?”

段尚書笑道:“這倒不會,我只是好奇罷了。”

程子安淡笑不語。

都是聰明人,段尚書應當是起疑,懷疑程箴有要事脫不開身。

在段尚書的眼裏,要事莫過於常平倉之事。

程子安現在最要緊的是拿到糧食,讓百姓能勉強糊口,雲州府的糧價趨於穩定。

段尚書未在追問。拍了拍手,站起身道:“走吧,去村子裏走訪一下。”

一行人來到村裏,與雲州府其他村落一樣,破破爛爛的茅草屋,泥墻,衣衫襤褸的村民們離得遠遠,偷偷打量著他們這群貴人。

程子安見到一個紮著沖天辮,咬著手指頭,約莫三四歲的小童躲在墻壁後面,睜著大眼睛望著他們,笑著朝他伸出手。

小童本來嚇了一跳,轉身就要跑,看到程子安掌心的糖,又猶豫著停下了腳步。

程子安笑道:“過來吃糖。”拍了拍腰間的荷包:“裏面還有板栗。”

小童終於忍不住,挪著步伐慢吞吞走了上前,偷偷打量了他一眼,奶聲奶氣道了謝。

程子安摸了摸他的沖天辮,誇道:“真是懂事。”

小童含著糖,高興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程子安將撿來的板栗給了他,問道:“你阿爹阿娘呢?”

小童含著糖朝旁邊一指,程子安順眼看去,見一個看不出年紀的漢子站在廢棄的破屋邊,神色戒備且緊張盯著他。

程子安道:“我是雲州府知府,他們是朝廷來的官員,前來查前面林三郎他們幾家菌子中毒身亡的案子。”

漢子神色微變,大步走了上前,拱手見禮道:“原來是程知府,小的還以為,有貴人又看上了這片山頭。”

程子安道:“沒看上沒看上,你們都過來吧,不用害怕,知曉什麽就說什麽,將你們所受的欺負,委屈,都道出來,講給朝廷來的大人們聽,他們會將你們的話,傳到聖上面前。能直達天聽,不用上京告禦狀,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呢!”

別說告禦狀,換作以前,他們連縣衙都不敢進。

官衙的官員老爺們威壓無比,對著他們這群窮苦百姓,向來連眼皮都不擡。

漢子激動地道:“原來真如戲文所唱那樣,聖上愛民如子,都是被底下這群魚肉鄉裏的貪官蒙蔽了雙眼,派了青天大老爺來查案,還我們一個公道啊!”

程子安微笑不語,他沒去看段尚書與趙侍郎的神色,心道不知他們會如何想,可有感到尷尬與難堪。

大周律寫得清楚明白,魚肉鄉裏的貪官汙吏,他們就是做了壞事,也可以拿官身抵罪。

百姓識字的少,讀書不多。聖上卻自幼得名師教導,學遍了經史子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士大夫們在律法與世俗規矩上,都要高他們一等,是人上人,聖上日理萬機,看的是天下大局,哪有空看到山林村,亦就看不到他們這群螻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