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 一百二十章

◎無◎

謝知府面臨著被解職的危險, 溫師爺同樣面臨著丟掉差使的危險,兩人魂不守舍,一起下樓來到大堂。

程子安如昨日那樣, 穿著半舊的布衫, 坐在臨窗的座位上,啃著饅頭就就小米粥。他看到兩人慘白著臉, 朝他們招呼道:“用過飯沒有, 過來坐。”

說罷, 他補充了句,掏出幾個大錢扔在案桌上,“我請客,喏,再去拿兩份早市來。”

夥計接過大錢下去了, 謝知府拖著沉重的腳步上前坐下,他哪有胃口用飯,接過程子安遞來的吏部公函看了許久,直愣愣盯著程子安, 道:“程縣令......”

程子安出聲打斷了他:“程知府。對了,你的字是什麽?還有你呢?”

兩人分別答道:“字子晦。”, “字明瞻。”

程子安也不知道究竟哪個晦, 哪個瞻,很是敷衍誇贊道:“好字好字,你們年長, 我直呼其名總不合適, 還是稱字以示尊重。”

一般來說, 長輩稱呼晚輩, 相熟交好的平輩友人之間, 皆直呼其名或者排行。表示尊重時,會稱呼字。

要是有了官位,比如尚書宰相等,皆以官職相稱。

程子安一說要稱呼兩人的字,他們彼此面面相覷,更加忐忑起來。

酌情任用,程子安難道是要解了他的官職?

此事毫無征兆,來得太快,謝子晦整個人都暈暈乎乎,身上一會冷,一會熱。

夥計上了清粥饅頭,謝子晦連看都不看,定定盯著程子安。

程子安指著案桌上的早食,道:“吃吧,全富縣,估計約莫能有十余戶人家,能吃得起白面饅頭,濃稠的小米粥。”

溫明瞻望著面前的碗碟,似乎明白了些。

以前家貧窮的時候,雜面饅頭,只在逢年過節時能吃上,從來不知飽為何種滋味。

幼時聰慧,溫氏族人一起出錢,讓他去學堂讀書。雖未考中科舉,尋到了做師爺的差使,荷包就豐厚起來,族人跟著他雞犬升天,吃香喝辣。

謝子晦的品級不高,但他是官身。

在大周,有錢,不一定能有多大權勢。但有了權勢,錢財就不在話下了。

他肩膀塌下來,拿起白面饅頭掰開塞進嘴裏。饅頭帶著白面的清甜,他吃在嘴裏,幹巴巴,如同黃連一樣苦。

謝子晦突然神色猙獰,拔高聲音道:“不合常理,不合規矩!程.....雖說以前曾官至侍郎,終究只被貶謫了,如何能在段段時日之類,一舉升為知府?你可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如何能服眾?”

程子安聽得想笑。

他如何能升?

當然是因為,他們這群人都是廢物!

倒不是他們貪婪,或者屍位素餐。這樣的官員,在大周比比皆是。

多靠他們的廢,雲州府這些年來,人口年年下降。

每個縣都窮,天旱洪澇災害,不時報天災,向朝廷上交幾顆可憐的賦稅,還不夠朝廷的賑濟。

程子安不是聖上的親兒子,聖上當然不會因為他有本事,有功勞,就破例突然提拔他。

聖上能答應,當然是沒半點損失不說,還有好處。

程子安向聖上清楚例舉了幾點,他做了知府之後的好處,以及理由。

一、雲州府的人口,每年下降的數量。整個州府他不甚清楚,戶部應當可以查。

富縣的人口,程子安有真實的數據,每年以近一成的人口在減少,這個數字,實在是駭人聽聞。

換句話說,要是不改變,在約莫十余年後,富縣就成了荒無人煙之地。

整個雲州府皆差不離,頂多撐個三五十年。

二、富縣的賦稅情況。

富縣的壯年人口,能耕種的土地畝數,所得糧食,一顆不剩交上去,最終換算成銀兩,約莫不到六千兩。

整個縣的糧食產出,供養不起一個正三品的官員,正三品每年的俸祿,各種錢加起來,差不多在七千多兩。

除了糧價朝廷有所控制之外,還有一個原因,糧食產量太低,與人力不足,種子等等,皆有莫大的關系。

這幾千兩銀子的賦稅,對聖上來說,實在是不值得一提。

三、謝知府由高武縣的縣令升任了知府,以前在高武縣無所作為,在雲州府的知府上,同樣會無所作為。

他治理不好雲州府,且不提其他加派的賦稅,雲州屬於下州府,雲州府的知府是五品,每年朝廷要支付他近兩千兩的俸祿。

等於拿走了富縣全部產出的三分之一。

四、富縣如今地裏莊稼的長勢,後續的治理規劃。

買種子耕牛等錢財的來源,程子安前面已經寫了折子,老實交待了。

賦稅,人口,太平盛世,萬裏河山。

無論哪一種,都打在了聖上的心上。

穩賺不賠的買賣,聖上沒理由不同意。

程子安若是拿不到這個知府的位置,他都要懷疑,聖上其實是南召人,想要滅了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