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59 五十九章

◎無◎

熱鬧喧囂的慶賀過去, 接下來就是準備春闈。

方寅此次秋闈成績位列中遊,名次排在他前面的,除了程子安之外, 如程箴都算得上是老考生。

余下其他人已經考過了好幾次, 年歲大不說,考試經驗豐富。

方寅經常來程家, 如今他比以前隨意了許多, 與程子安一樣, 除了沒將腿搭在案桌上,悠閑靠在廊檐下的躺椅裏,掰著石榴吃。

“去京城春闈,雖說盤纏有了,我總歸是覺著自己還是有諸多不足。要是這一次去沒能考中, 下次還要重新考秋闈。”

考不中秋闈功名就不做數,春闈匯集了全大周的考生,人才濟濟。

在府衙班上能取得好成績的,拿到京城去, 差不多是如小魚蝦投入大海。

方寅好不容易取得了舉人功名,方大牛原先賃地種, 聽老張說, 方家已經得了二十多畝上等良田。

這些田地都免稅,方寅要是三年以後考不中,良田就得交稅了。

程子安具體也不清楚, 除了田地, 方寅家還收了多少貴重賀禮。等田產多了以後, 方大牛可會在佃租上, 給同村一些方便。

“我最為擔心的, 便是時政策令這一塊。”方寅轉頭去看程子安,頗為郁悶地道:“你竟然一點都不當回事?”

春闈的考試題目與秋闈差不多,主要差別在時政策令這一塊。

讓成日埋頭苦讀的學生談論天下大事,文筆上佳的,肯定能談得精彩絕倫。

關鍵問題就在,僅僅是文章罷了。

程子安當然不太當回事,程箴已經是舉人,他不會去參加春闈,賦稅這塊,程子安就沒壓力了。

要不是聞山長威脅會與他斷絕師生關系,加上程箴的勸說,程子安連春闈都不會去,哪會這麽早就開始犯愁。

聞山長說:“若你考中了,就算去窮鄉僻壤當個縣令,至少能護著一個縣的百姓。”

程子安:“呵呵。”

說得輕巧,窮鄉僻壤的縣,他終究有調離的一天,等離開了,百姓窮照樣窮。

不僅僅是護著,要真正將他們從泥潭中拉出來,如對莫家那樣,不脫一層皮才怪。

程箴起初則是很不客氣地道:“你考不考得中還難說呢,就當去京城長長見識,探一探自己的深淺。”

程子安對自己的深淺沒甚興趣,激將無用。去京城走走,他倒覺著不錯。

程箴道:“你姨母來信說,你姨父納了一房妾室,要是他中了進士,還不知會如何待你姨母。耀祖夫妻倆在青州府,總歸靠你姨父照應著。你阿娘成日念叨,苦了你姨母。要是你考中了進士,他總會收斂著些。”

秋闈放榜才幾天啊!

程子安怪叫道:“這麽快?難道小妾早就備在門口等著,等到一張榜就接回了家?”

程箴瞥了他一眼,無語道:“納妾又無需過六禮,一頂小轎從偏門擡進去,擺一桌喜酒就成了禮。孫仕明再次中舉,納個妾還不是輕易而舉的事情。”

程子安很不屑,孫仕明太猴急了,他翻個白眼,道:“打斷他的腿,閹了他!”

程箴駭笑,道:“阿寧與阿喬還小呢,再說孫仕明沒了,阿寧的親事,阿喬的前程都跟著受損,你姨母心疼兒女,與孫仕明又是多年夫妻,如何能舍得。”

孫寧與孫喬是崔素娘的一對兒女,兩姐弟都比程子安要小。

既然是崔婉娘自己的選擇,再說家務事太復雜,不能以常理去判斷,程子安只能嘆息。

程箴道:“你阿娘說沒出過遠門,這次你去京城春闈,我就順道陪她一起,前去京城長長見識。”

程子安摳耳朵,不想聽。

程箴真是,成天在眼前秀恩愛。

對比起孫仕明,程子安不由得感慨,還是真有品行端方的君子啊!

程箴繼續道:“聞山長與林老夫人離開京城了多年,難得與兒孫們見面,這次也想一並去京城。”

程子安呵了聲,“還真是熱鬧!”

程箴語重心長道:“去了京城,有聞山長在,先替我們一家賃個安靜的院落,待到了之後,你就能安心讀書,出去會文交友。”

程子安明白,聞山長這次回京,主要是給他引入京城的圈子,替他提前開路了。

“阿爹,負擔實在太重了啊!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程箴不搭理程子安的哭訴,笑笑道:“你中舉的時候,那些送上來的賀禮,你可是收得一點都不手軟。錢不好拿,更不好花出去啊!”、

送上門來慶賀他中舉的賀禮,程子安來者不拒。他將收到的貴重禮物,托有門道的崔文去悄然變賣了,將清水村另一半的地買到了手。

他與程箴兩人免除的賦稅,就能全部回饋給村裏的百姓。

余下的錢財,程子安托付給了崔武,安排了一番。

崔武找到了神通廣大的王半城,由他出面,拿去修葺府城城西窮人聚居之處,幾間已倒塌無法住人的大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