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 四十四章

◎無◎

午後天氣晴好, 過年都悠閑,程子安大致估計了下,村裏家家戶戶基本都來了人, 男女老少皆有。

“勞駕大家分成兩邊站著, 男女分開。”程子安笑著拱手作揖下去。

眾人雖說不解,到底好奇, 還是互相推搡說笑著, 男女分成了兩邊站好。

程子安不斷拱手道謝, 分別對男女雙方發問:“你們可同意莫草兒招上門夫婿?同意者不動,不同意者站到左手邊去。”

經過了一翻擾攘,男女再次分別站好。

程子安飛快數了下,近八成的男人與近六成的女人出列,表示反對。

反對的男女中, 程子安觀其神色,肯定有人是隨大流。反之,留下來表示支持的人中,也有神色茫然, 明顯還懵裏懵懂之人。

從總體的比例來看,結果很不樂觀。

不過讓人感到欣慰的一點則是, 女人對此事的支持, 要高過男人。

聞山長與程箴在旁邊端看著,兩人都不清楚程子安接下來的動作,只看支持與反對的人數, 皆感到了絲絲的沉重。

程子安哂笑, 他們所有人的反應, 他早就有所預料。

既得利益者與制定規則者, 大魚吃小魚, 小魚吃蝦米。

留下來的婦人中,大多是年輕的婦人,還有些未出嫁的姑娘。站出來反對的婦人中,基本上都是老婦人,做了婆婆,太婆,家中兒孫已經娶妻。

權貴在頂層,底下的窮苦男人,還有比他們身份更低微的人,那就是他們的妻子女兒。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她們地位勉強升了一級。兒媳婦孫媳婦,乃至“潑出去的水”的女兒與孫女,就是她們這群小魚能吃的小蝦米。

程子安朗聲問反對的人:“你們反對莫草兒招婿,可是以下幾個緣由:一是兄弟怕姐妹分走家產,二是男子感到面子受損,以後娶不到妻?三是舍不得將兒子送出去做上門女婿,婆婆沒法讓兒媳婦立規矩?”

三個問題尖銳而不留情面,眾人瞬間安靜下來,很多人面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程子安知道他們的答案會五花八門,所以並沒有詢問他們的看法,而是直接拋出了幾個問題。

他亦深知他們最後會拿各種話來搪塞掩飾,畢竟,真相實在難看。

除了滾刀肉潑皮無賴,是人都會要點面子。

果然,平時村中頗有威望的齊老太爺站了出來,他倒狡猾,不正面回答程子安的問題,而是扯著大旗講起了大義。

“老祖宗千百年規矩皆如此,男婚女嫁。男子娶妻,女子嫁人,當相夫教子,孝順公婆。程少爺,老頭子就不懂了,你是讀書人,難道學堂裏先生沒教過這些?”

程子安很是謙遜,一直微微彎腰聆聽,然後先誇贊了齊老太爺一句:“齊老太爺高壽,見多識廣,哪怕我讀了書,也不敢與你相比。”

齊老太爺見程子安恭恭敬敬,掩飾不住的得意,義正言辭地道:“程少爺,你還年輕,老兒就倚老賣老多說幾句。莫草兒是個好姑娘,一家有女千家求,她何苦要招婿,惹得一身埋怨。”

程子安並不出言辯解,微笑著說齊老太爺高見,轉而問其他支持的婦人與姑娘。

“我不清楚嫁人會如何,也著實不懂,此事沒我說話的份。你們中有人已經嫁了人,或者以後會嫁人,還是由你們來回答妥當。”

婦人與姑娘們神色遲疑,彼此面面相覷,一時間無人做聲。

反對的男人們,有人懊惱,有人憤怒,有人更是眼神威脅,狠狠盯了過來。

程箴看不下去了,沉著臉就要說話。

聞山長拉住了他,搖了搖頭:“且稍安勿躁。”

程箴頓了頓,到底忍住了。

程子安沉著從容,也不催,安靜等待。

終於,村裏平常最潑辣的羅娘子,她不服輸地剜了男人們一眼,大聲道:“嫁人,誰想要嫁人!嫁人能有什麽好處,死男人不中用,還不如自己過日子自在。”

羅娘子嫁給了韓大山,兩人成親十余年,韓大山前兩年生病去世了,留下了一對十余歲的兒女。如今她種地養蠶,辛辛苦苦拉扯兒女倆長大。

“我這輩子沒盼頭了,可舍不得女兒再嫁出去吃苦受罪。我辛辛苦苦積攢的一點家產,分給女兒還是兒子,就是官老爺都管不著。誰敢來管閑事,看我不與他拼命!我呸!韓大山死了以後,地裏的活沒見有人搭把手,家裏沒米糧的時候,沒見有人施舍幾顆。我姑娘是要嫁出去,還是招婿,有人倒想管了,真真是不要臉!”

辛老太爺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了,黑著臉道:“婦道人家懂得甚,姑娘家嫁人乃是天經地義。羅娘子,你休得胡說八道!”

羅娘子冷冷道:“我是婦道人家不懂,天經地義,這天地究竟是誰,總得要講道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