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通緝

襄陽雖然被包圍了, 但並不是沒有出城的辦法,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人逃出去,只不過雷虎宣布戒嚴後,城墻把守嚴密, 隨時都有士兵巡視, 不僅是防外面的敵人,更是防止裏面的人逃出去。

入夜後, 陳適和蔣興來到陽春門, 這是襄陽的東城門,是晉軍特意留出來的空當, 所以敵人不多。

他們坐在竹籃裏,由墻頭上的士兵拽著繩索, 一點一點地縋墻而下, 等雙腳落地後,二人繞到北面, 偷渡漢水。

晉軍大營就在前方,一頂頂帳篷散落在空地上,篝火忽閃,如同一簇簇星火,已經是三更天時分, 士兵都睡了,營地靜悄悄的,只剩巡夜將士走過時鎧甲碰撞發出的叮當聲。

陳適和蔣興潛伏在草叢裏, 屏氣斂聲,直到天邊泛出魚肚白, 城門口進出的人逐漸多了,他們才在清晨的霧氣中隨著緩慢的人流進了城。

樊城是座小城, 與襄陽夾江相望,因為地勢低平,無險可守,是四戰之地,所以對於防守方來說,形同雞肋,一般是守得住則守,守不住便退回襄陽固防,但對於攻方來講,戰略意義就比較重要了,襄陽城墻高大堅固,短時間內很難攻下,所以自古以來攻襄必先攻樊,進一步封鎖漢江,使襄陽失去呼應,樊城可下,則襄陽必破,當年關羽北伐,水淹七軍,淹的就是樊城。

懷鈺收復樊城後,這裏變成了前線陣地,不僅大軍在城外駐守,作戰指揮部也設在此處。

大量軍民的湧入使得這座曾經被流賊占據的城市再度恢復生機,一大清早,小販們就挑著擔子在街上叫賣開了。

陳適與蔣興戴著鬥笠,身穿粗布衣服,低調的打扮讓他們混在人群中也不顯眼,他們先找了家店用早點,然後去了一家雜貨鋪。

出發前,雷虎曾叮囑過蔣興,不要管陳適去哪兒,寸步不離地跟著他就行,要觀察他與什麽人接觸,說了什麽話,回去後一一匯報給他。

蔣興看見陳適拿起架子上一只布藝老虎,便知道他是想給兒子買玩具。

不知為什麽,這個軍師平時看著陰陰沉沉,不大說話,但很喜歡自己的兒子,乞活軍的人經常看見他抱著孩子出來溜達,在廣場上曬太陽,神情溫和得簡直不像他。

雜貨鋪地方不大,蔣興一圈就逛完了,見陳適還不打算走的樣子,他興致缺缺,料想在這種地方,陳適也不能跟什麽人交談,便跟他說了一聲,自己撩簾出去了。

到底是十五六歲的少年,蔣興性子野,成日拘在襄陽城裏,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便想四處走走看看,他背著手一路溜達,這個攤子瞧瞧,那個攤子瞅瞅,還順手牽羊了好幾件小玩意兒,走到一處拐角時,看見一圈老百姓裏三層外三層地圍著。

他好奇地走過去,越過攢攢人頭,看見墻上貼著一張告示。

蔣興從小就是無賴,家裏窮得讀不上書,大字不識,那些墨字看得他眼暈,只盯著上面畫的兩張人臉瞧,越看越眼熟,扯了扯前面人的袖子問:“老哥,問你個事兒,這上面寫的啥呢?”

前面那人恰巧是個賬房先生,粗通文墨,便給他解釋:“這是官府貼的海捕文書,這個男人拐帶了太子妃,朝廷正懸賞十萬兩尋找太子妃下落。”

“十……十萬兩?”

蔣興震驚地瞪大眼,說話都結巴了,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錢。

“他們是私奔?”

“不是私奔,這兒不寫著嗎?”賬房指著告示道,“此犯拐帶太子妃,行同謀逆,著令各地官府緝拿歸案。”

蔣興盯著告示仔細看,上面的男人文質彬彬,看著像個書生,他不認識,只覺得眉眼略有些眼熟,但那個女人……

蔣興想起昨日看見的陳適妻子的模樣,當時他只是驚訝她臉上的黑痣怎麽不見了,但現在一看,除了面黃肌瘦一點,她的五官輪廓,簡直與畫像上這個女人一模一樣。

太子妃、懸賞、十萬兩。

這幾個詞在蔣興腦子一一閃過,他幾乎是立刻做了決定,不顧別人的叫罵,擠進最裏面,將那張告示撕了下來。

陳適走出雜貨鋪,蔣興剛好迎上來,眼神有些古怪,一個勁盯著他的臉打量。

“怎麽了?”

“無先生,你一直留著胡子嗎?”

陳適摸了摸臉,他的胡子已經很長了,從來沒打理過,擋住了大半張臉,他沒太在意這個問題,淡淡道:“差不多。”

蔣興沒有再問,換了個話題:“我們接下來去哪兒?”

陳適正要說話,城門口突然闖進一列黑甲騎兵,街上的百姓紛紛退避到兩旁的廊檐下,跪了下去,陳適愣了愣,被身邊人拉著跪下。

蔣興一臉不情願地跪著,低聲嘀咕:“這誰啊?比皇帝的排場還大。”

他身後的人冷笑道:“狗眼不識泰山,這是太子殿下,日後的大晉天子,你說排場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