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4頁)

她心中“咯噔”一聲。

“皇帝可還是在怨哀家?”莊太後保養得宜的臉上透著愧疚,低聲道:“當年哀家實在是沒辦法,才……”

陸崇四歲時與七歲的十皇子一起在水邊玩,十皇子不慎跌落水中,陸崇要去拉他,可他人小沒力氣,趔趄了一下險些也栽進去。

正好這一切被德妃的宮人看在眼中,德妃看著幾乎去了半條命的兒子,一口咬定是陸崇所為。

當時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跟著皇子們的內侍都被支走,水池邊的油漬、以及陸崇根本推不動比他又高又壯十皇子——

小的孩童傷心的哭訴自己的委屈,不知為何連最親近的母妃都不信他。

莊太後沒有據理力爭,怯懦的退了這步。她替陸崇認了錯,自己主動進了冷宮,說是要贖罪。

這一去就是十年。

這段往事在陸崇登基後被傳為佳話,世人皆傳頌太後賢德。

殊不知,才四歲的陸崇沒有母妃庇護,擔著誤傷兄長的罪名,被德妃刁難,先帝對他也並無照拂,他的日子比進了冷宮的太後還不如。

莊太後對他有愧,也自知他們母子間再也親近不起來。

“母後一腔慈愛之心,朕豈會怨您?”陸崇笑了笑,神色恢復了一如既往的溫和,莊太後險些自己看錯了。

“陸川行所請之事朕準了。”他聲音雖不高,語氣卻不容置疑。“朕還有事,讓梁正芳送您回去。”

莊太後嘆了口氣,起身離開。

陸崇面無表情,仍舊回了書案前批折子,腦海中卻突然浮現顧瓔那日在小佛堂來給他“通風報信”時的身影。

明明看起來那樣纖弱的姑娘,卻有勇氣對抗王府,那時她並不知道有人會幫她。

沉吟了片刻,他叫了秦自明過來。

“安排人暗中保護顧姑娘。”陸崇吩咐道:“務必保證她的安全。”

秦自明不意外天子的安排,但聽到“顧姑娘”三個字時,眼皮一跳,皇上這也轉變得太自然太快了。

他答應著去了,心裏暗暗嘀咕。

比起稱呼她為“王妃”,好像皇上稱呼“姑娘”更順口些?

是他的錯覺麽?

***

陸川行回府後,去壽春堂說了和離之事,自己回了書房枯坐一夜,第二日才擡腳進了正院。

他進來時,只見顧瓔已經換上了在松江家裏的打扮,她穿了一身杏色的衣裙,襯著她膩白的肌膚,格外的嬌俏動人。

房中的一應布置俱是王府原有的,顧瓔慣用的物件全被收了起來,頓時少了溫馨的生活氣息,明明是初夏,竟讓人決出幾分冰冷。

“王爺。”顧瓔客客氣氣的見禮,一副與他沒有半分關系的姿態。

“這是放妻書。”陸川行捏著手中薄薄的紙,有種重逾千斤之感。“你放心,我已經蓋了印。”

顧瓔道謝,接過來細細看了一遍,確認無誤才收了起來。

見她已經完全不信任自己,陸川行苦笑一聲,頹然捏緊了手指。

“如今王府正在風口浪尖上,你我和離的消息,我準備等等再放出去。”他低聲道:“放妻書給你,你也可以搬出去住,只是暫時別離開京城。”

這個條件在顧瓔的意料之中,她自己也需要時間變賣京中的產業。顧家她倒是不怕,畢竟當初他們給陸川行下藥,她自有說詞應對。

“我都收拾妥當了,今日就搬。”顧瓔點頭應道:“您若有事,只管去城東的筆墨鋪子送信,至多兩日我就能收到。”

陸川行聞言蹙了蹙眉,她這是要徹底跟自己劃清界限?

“你搬出去後住在哪裏?”他下意識追問道:“顧家給你置辦的宅子,不住了麽?”

顧瓔搖頭,輕聲道:“顧家還不知道,您放心我自有去處,也不會暴露身份。”

她要安排好京中的事情,做好準備再對顧家人攤牌。她視作家人的唯有姐姐顧瑜而已,她不想讓別人為難姐姐。

陸川行心頭有些不快,卻並未點破,只是頷首應下。

“阿瓔,你那只大蝴蝶的風箏,能不能給我留下?”他眉眼低垂的望著顧瓔,隱約看去竟像是有幾分不舍深情。“做個念想。”

顧瓔斷然拒絕。

且不說那只風箏是別人所贈,陸川行還以為自己假惺惺的自作深情能打動她?

“王爺,實在對不住。”顧瓔委婉的道:“前些日子我放風箏時,不留神斷了線,竟讓它飛走了。”

陸川行說了聲可惜,沒再深究。

離開之前,顧瓔還要去跟太妃道別,陸川行沒有多留,很快去了書房。

從正院出來,陸川行冷著臉吩咐隨從道:“安排人跟著王妃,看她搬去哪裏住。”

他早就有安排,在拿回郡王妃的位置後,也並不放顧瓔離開。等過了風頭,自己仍會將她接回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