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貝爾不等式(第2/2頁)

直接開啟超頻狀態下,邊下邊看,多出的時間則是會開始逐步對相關的論文吃透。

最終他將自己所遇到的一個重大疑惑鎖定在了‘貝爾不等式’上。

上帝是否丟骰子!

這個問題同樣也一直在困擾著異界的法師們,一批人支持世間萬物都完全遵循著某種規律,沒有例外。

無法預測那只是還有一些隱藏變量沒有被發現,察覺。

另一批則截然相反。

這可以說涉及到了因果律的問題了,法師對這相當的重視,因為他們真的是可以利用起來的。

“好家夥,這樣就能成立公式?這樣就能驗證?果然有些問題本身只需要戳破一層紙窗戶。”

貝爾不等式本身並不復雜,可正是因為相對簡單才越發的重要,數學不會騙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第二代的檢驗儀器就已經幾乎完成了貝爾不等式的證偽。

第三代的檢驗儀器則更加精確。

不過對於王易而言,他更需要的是這一份思路與驗證過程,用來驗證自己魔法側的困擾。

他完全可以借助類似的實驗來完成對自己困擾問題的驗證!

這讓王易有一種即將追求到真理的舒爽感。

量子糾纏很多人都聽過,那就是糾纏的光子可以通過一個確定另一個的狀態,貝爾和愛因斯坦都認為這其實是光子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某種信息,或者說它們遵循著某種公式和規律,都是事先寫好了的隱藏變量,所以才會讓糾纏的光子步調一致,糾纏光子之間是沒有聯系的。

貝爾為了支持愛因斯坦特地弄出了貝爾不等式,如果成立則愛因斯坦是對的,的確有某種隱藏變量。

而要驗證這個就是先假設真的有隱藏變量然後來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或證偽。

因為光子還是電磁波,具有波動特性,是波就有著振幅有著偏振方向,於是就可以使用不同的偏振片來讓糾纏的光子‘答題’,通過不同光子對不同偏振片的不同結果來進行統計。

靠著高精度的實驗,加大數據采集量就能通過統計的方式來套入貝爾不等式中,看統計結果是否相符,從而判斷這光子是被提前寫入了某種隱藏變量還是沒有……

這讓王易看著眼中都綻放出了奧術的光輝,心緒澎湃。

“果然,一個文明最璀璨的精華,便是這個文明總結出來的知識。”

貝爾不等式不復雜,實驗的原理也不復雜,最難的只是精度和儀器,可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不等式與實驗,這種奇思妙想的思路卻是能解決困擾在最前沿的難題。

現在已經有人完成了對量子世界的驗證,剩下的就是王易對於魔法世界的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