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哦?他真的這麽沉得住氣, 不驕不躁繼續溫書?”正寧帝略覺詫異,“這份沉穩心境,可不像十四歲的意氣風發少年郎。”

有些人得了一點點小功勞都恨不得飄到天上去, 蕭景曜現在五元在手,更是清楚只要他殿試不忐忑到語無倫次瞎寫一通,最後的狀元之位也會落到他頭上。

青史留名, 蕭景曜竟然還能這麽沉得住氣?

竇平旌依舊毫無形象地癱在椅子上,端過正寧帝面前的點心嗷嗚嗷嗚吃了起來, 一邊吃一邊道:“還真就是這樣,我每回去找蕭元青, 蕭景曜那小子要麽在書房, 要麽就去公孫瑾府上, 聽公孫瑾的指點。蕭元青得意洋洋地炫耀他兒子, 說他兒子生下來就是來報恩的, 這話還真沒說錯!”

竇平旌咕嚕咕嚕喝了杯茶, 一臉遺憾,“我怎麽就沒生出個來報恩的孩子呢?”

想到家裏幾個不省心的臭小子, 竇平旌囂張的臉上頓時露出明顯的嫌棄之色。

“你家那幾個孩子才多大。”正寧帝很是無奈, “要說報恩,朕那麽多個孩子,也沒個來報恩的,都是討債鬼。”

這話別的大臣不敢接,竇平旌卻無所畏懼,“那您就像我一樣多揍他們幾頓唄。反正我瞧著皇子們都挺好,成年出府的, 能為陛下分憂,還未單獨開府的, 也挺孝順。”

正寧帝看著竇平旌吃東西實在香,忍不住又把那疊點心端回了自己面前,沒好氣道:“福王也能為朕分憂?”

竇平旌沉默。

福王,皇子中最不一樣的煙火。從小就深諳擺爛之道,一心啃爹,從不努力。小時候來養心殿打滾耍賴問正寧帝要東西,現在大了,去年封了王出去開府自己住,同樣隔三差五跑來正寧帝這兒打秋風。主打的就是一個賊不走空,每回進宮必須得搬點東西回去。

至於為父分憂認真幹活這種事……嗯,壽王現在被正寧帝踢去戶部,每天只管點個卯,據戶部胡閣老反應,福王在戶部睡得挺香的。

饒是竇平旌這等混不吝的人物,也很難評價福王種種不靠譜的行為,畢竟他也曾和福王一起為搬空正寧帝的私庫而努力過。

竇平旌想了想,理直氣壯地把鍋扔回了正寧帝頭上,“那不都是您寵出來的?”

正寧帝苦笑,“當初他出生時,身子十分弱,朕難免偏疼了他幾分,免去了他一些課業,讓他能好好養身子。誰知道把他的性子養成了這樣?”

竇平旌翻白眼,啪的一下又把點心盤子端到自己面前。正寧帝臉色一沉,有十分機靈的宮女從禦膳房端了新的點心過來,恭敬地呈了上來,正寧帝這才緩和了臉色,瞪了竇平旌一眼,“你的差事都辦妥當了?”

竇平旌迅速站直了身子,“回稟陛下,臣幸不辱命。”

正寧帝又是一笑,“不辱命?就是來朕這兒和朕搶點心?”

竇平旌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陛下剛剛革了臣的職,肯定是見臣忙於公務太辛苦,讓臣舒舒服服地玩一玩。難道臣這不是不辱使命嗎?”

這都什麽亂七八糟的,正寧帝頓時覺得頭疼,實在拿這個表弟沒辦法。

老承恩公到老才得了竇平旌這一個兒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當年正寧帝的太子之位並不穩固,先帝是位極其冷酷的帝王,甚至放任皇子自相殘殺,養蠱似的想養出一個最鐵血最有能力的帝王。

正寧帝幾度接近被廢的邊緣,被一眾兄弟逼迫得喘不過氣來,是老承恩公給了他強大的助力。在正寧帝心裏,慈愛的老承恩公,更像是他心裏父親的形象。

只可惜老承恩公也不長壽,正寧帝登基後第四年就去世了。剛滿二十歲的竇平旌襲了爵,沒過兩年,就將竇家攪得四分五裂。所有人見了都忍不住嘆氣。

在這個注重宗族團結的時代,竇平旌這種行徑,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覺得不能理解。

但竇平旌就是這麽混不吝,十分無賴地表示,自己才是大宗,你們那些分支別蹦跶,不然族譜威脅!

就離譜!整個大齊都找不出第二個這麽混賬的家夥來。

奈何正寧帝有護著,其他人再看不慣竇平旌,也只能忍著。畢竟正寧帝給竇平旌的官職也不高,還時常把他削成白板,等氣消了後再給他安排另外的官職。

大臣們已經習慣到麻木了。

現在竇平旌對正寧帝耍無賴,正寧帝也只能嘆氣,連發怒的心思都沒了,不再聊福王,轉而提到了太子,“近來天氣涼,太子也受了點風寒,你這個當舅舅的若是得空,正好去看看他。”

竇平旌拍了拍衣襟上的點心碎屑,點點頭,“正好東宮有個廚子做的碎玉糕不錯,我還能帶一盒回家。”

“你啊,成天就惦記著吃。太子時常念著你這個舅舅,你倒好,就只惦記他宮裏的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