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步步為營,廟算千裏

三萬騎兵分成前隊,後隊,中隊。

為首一將身形寬大,眉粗臉方,一雙眼睛顯得十分憨厚誠懇,騎在驃黃大馬之上,就如一座小山,又如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

不管是任何人見著這位將近三十歲的青年,都會覺得他十分可信,是可以交妻托子的那種可信。

“石頭,咱們真的就帶三萬騎前往,把後邊的緇重營全都拋下嗎?若是戰局有個反復,崔家……”

司馬柔同樣的頂盔貫甲,手執一柄雙刃長刀,她習慣用劍,此時的長兵器拿在手裏,也是當做劍使。

不過,比起她家女兒韓小茹,扮成武將模樣的司馬柔,著實是少了一點威風和煞氣。

看上去就不太會打仗。

當然,她也不是來上陣領兵打仗的,最多就是遇到雙方鬥將之時,她可以上陣頂上一陣。

此行跟著自家武館大弟子張固,身份也是作為監軍,憑借著“特殊身份”協調眾將關系,讓上下同心,增援前方戰場,不至於出現意外狀況。

“師母就放心吧。”

張固笑出一排大白牙,映得黑臉更顯憨厚了,“這一路,探馬早就查清前方二十裏路,沿途已被九師弟掃蕩一遍,空中還有小青鳥在暗中留意著,路途之中想必不會出什麽意外。

至於糧秣一事,倒也不算太過重要。三府之地本來全都是西南富裕之城,常平倉存糧豐足,胡人入侵之時,許多大富豪門甚至都沒來得及撤離,那海量財寶和糧食全都被北周一鍋端了。

若是此戰不勝,也談不上口糧不夠,若是此戰得勝,還用得著擔心糧草的事情嗎?”

張固的話語雖然平淡。

但是,話裏意思卻是一點也不平淡。

他的意思,司馬柔是已經聽明白了。

若是這一戰全軍壓上,還是敗了,自然是損兵折將,在北周狼騎的追殺之下,十停之中,能剩下一成人馬就算是不錯。

剩下的人口,就只有數千人,還用得著擔心什麽糧食,隨便打個獵,殺些馬,就可以撐著跑回興慶府。

要不,就逃往他方,隨便找個地方都可以因近就食,用不著太過擔心。

若是這一戰贏了,這三府二十八縣,數十家富戶豪門,隨便找出幾戶來,都能讓大家吃個油光水滑。

從某方面來說,被打爛掉的三府之地,其實就是天然的“龍興”之所,舊有的秩序已然全都崩毀,包括田地、店鋪、礦產、糧食等等,全都可以收歸官有。

自古白紙好作畫。

要畫出什麽樣的圖案來,全看主政者怎麽想。

甚至,在張固一根筋的腦袋裏,還會覺得,三府之地,比起興慶府與河西郡那些地方都要更好治理。

唯一擔心的就是百姓太少了點。

但是,這個天下需要擔心人口的問題嗎?

完全不用。

北面四處災荒,兵亂如麻,南面匪患四起,百姓流離。

只要過上一段時間,就會有數十萬上百萬的流民百姓蜂湧而來。

聽說西南各府所轄之地出了一個平王殿下,能讓百姓吃飽穿暖,能讓人像人一樣的活著,他們就算是爬也得爬過來。

“的確是如此。”

司馬柔面上全是欣慰。

她不知道自家那位寶貝徒弟為何特意寫信點名讓大師兄張固統領三萬騎兵,此時聽到張固說起戰局形勢,以及看到他有條不紊的發布各種軍令,頗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她就知道,自己終究還是看走眼了。

這些弟子們,一個個都在飛速成長。

萬萬不能用以前的老眼光來看待他們。

張固此人,在過往的八年時間裏,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蠢笨農家青年,到後來兢兢業業的教導武館弟子,把一些雜事處理得井井有條,看起來好像完全沒有什麽主見。

就算是練武的天賦,其實也沒看出來到底有多好。

二十七歲那年,他才突破混元金身法的銀身境,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得雖然穩,但卻一點也不快。

在韓無傷和司馬柔的心裏。

這位可以信重,自己早就當成了自家人的大弟子,其實是中人之姿。

但是呢?

有句老話說得好。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張固此人,又何嘗不是被一些庸俗的眼光所耽誤了呢?

就如自家丫頭韓小茹,又如眼前的大弟子張固。

甚至,還有那些完全不太起眼的,平日看著就平平凡凡的弟子們,很可能,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歷練,就能如同脫胎換骨一般,不再是往日裏的平庸模樣。

‘誰能想到,他能輕松率領三萬騎軍,行軍指揮如臂使指,一身修為更是達到先天境,金身中期。這在以前,恐怕是做夢都想不到,這位石頭般全不出奇的弟子,竟然是大將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