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故布疑陣,劍鋒所指

氣血煉體第一階,各門各派,各家武館,以及幫會和軍伍之中,都有傳承。

因為,煉體這東西,只要吃得夠好,營養足夠,瞎練之下,總也能練出一些成就。

是典型的易學難精。

前期還是很多人能夠修煉有成的。

到了第二階段,就很艱難。

單單是修煉資源,就變得珍貴起來。

需要各種陳年老藥補足氣血,治療傷損。又要長年累月磨練氣血和武藝……每走一步都是無比艱難。

而且,還有一些人會把精妙關竅隱藏起來,視為傳家之寶。

輕易不會傳授。

教會徒弟打死師父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著。

所以,低級功法好學,高級功法也很難學到。

這條路,前期好走,後期艱難。

……

煉氣方面,就更不用多說。

一般人都沒資格去學。

沒有師父指導的情況下,偶爾得到一點機緣,學到殘缺秘譜。指不定,什麽時候一個不小心,就走火入魔,直接經脈破碎而死。

與氣血武道不一樣的是,沒傳承,沒教導的普通人,根本就入不了門。

不過,據陳平所知,一旦入門,後期倒是走得順暢點。

……

‘劫運點有了4點,倒是可以提升[七星步]的層次,加快養氣速度,能多多積累丹田內氣。

並且,步法突破境界之後,戰鬥起來,速度更快,變幻更多,也不是沒用。’

這樣想著,陳平無奈搖了搖頭。

也是不得已。

他的[遊身八卦掌]此時已然練到圓滿,這門功法很好用,從前世一直伴隨,花費無數年苦修。

也替自己解決了許多敵人。

先前能破得劫數,戰勝姜一明和汪捕頭,也多虧了練到本能演化、應激而變的拳法境界。

可是,前行無路了啊。

後世傳說中,那些歷史留名的武術大師們,練到最厲害的,估計就是自己如今的這個層次。

也沒見誰能練到增進壽元,強臟換血,重返青春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陳平心中也有過猜想。

大抵是前世那個世界,元氣稀薄之後,再創出來的武學,只是適合於當時的環境。

練到八卦圓滿,身體強健,已經到了極限。

這並不是理念的極限,而是拳法的極限。

本來就是末法時代研究出來的拳術,能指望達到顯法時代的高度,估計就連創功人,也不會想到用八卦拳練到飛天的地步。

這不是扯嗎?

‘那麽,想要沿著氣血武道,繼續走下去……功法的事情,也是刻不容緩。’

‘到時見識過百家拳術之後,倒是可以融入八卦理念之中,把這門拳法再往前推演。’

現在的他,顯然還沒這個底蘊。

不多想。

意念轉移到腦海深處,兩個淡淡透明光球閃閃發光。

這是斬殺姜一明和汪捕頭時,所獲得的光點。

也許是標記。

‘到底選擇誰,進行機緣奪取呢?’

其實根本就不用選。

姜一明的機緣光球,很明顯的比汪捕頭要亮上不少。

價值肯定要高一些。

至於唐三兩和呂喜,也不知道春秋蠶是嫌棄他倆還是什麽,連光球都沒收獲一個。

無論是劫運點提升功法,還是激活“溯源奪運”,都要花費時間,還需適應和修練,這裏顯然是不合適的。

腦海之中思維閃動,須臾之間就權衡利弊,陳平身形頓了頓,立馬有了想法。

一步當做兩步,飛速走到唐三兩身邊。

他記得,這位身材矮小跟個小孩似的家夥,一身雞零狗碎帶得很多。

他有暗器。

先前自己突然發難,對方不是沒想出手,而是沒機會出手。

躍到墻頭上時,唐三兩身上已被破碎刀片射成了麻子……其右手仍然摸到了腰間革囊之中,直至咽氣,也沒有拿出來。

拉開革囊,陳平就看到一些透骨釘、飛刀、袖箭,還有抹了毒的細針等等。

心想,這家夥倒是準備得很齊全,不愧是行走江湖慣了的。

他撿起袖箭和長柄飛刀、透骨釘。

先是拔出姜一明眉心的弩箭,換了一支袖箭射了進去。

傷口大小剛剛好,也看不出太多區別。

又把長柄飛刀扔進張若雪的胸口……

再用透骨釘成品字形打在汪捕頭的身上,最後甩了一柄飛刀在他喉間。

轉過頭。

陳平又在“追魂手”呂青身上摸了摸。

摸出一些刺鼻嗆人的黑色毒粉,向著空氣中灑了幾把,沾到姜一明幾人的身上……

三下五除二處理了現場,並在唐三兩和呂喜身上,拿劍刺了幾劍……陳平才拿著搜出來的三張一百兩的銀票,數十兩碎銀,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