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皆大歡喜(第3/3頁)

來恭說道。

然後他看著他們的技術權威。

“不用看了。

刺殺我時候就看過了。

我可以作證,刺殺燕王等人所用軍械,與大通冶所造的那些軍械並不相同,這個我是懂的,像這種機械的東西全看工匠技藝,不同工匠所造都能分辨。

大通冶的確為晉王府私造違禁軍械。

但這個想來就是晉王為了加強邊防,等不及工部所造,故此才在大通冶私下制造,此事的確晉王不對,但也是為了守邊,情有可原。至於晉藩護衛私下以這些軍械截殺我,想來晉王也不知情,既然晉王已死,我也不想糾纏此事,那些參與的按著大明律法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

我是不管了。

我相信大明的法律。

至於晉王與京城刺殺案,應該並無關系。”

楊大使很大度地說道。

如果朱元璋惱羞成怒,說晉王不是被氣死,非要繼續查下去,那就搞出個皇室醜聞好了,他也不想自己兒孫互相殘殺的事挑明吧?

得防著他。

現在最郁悶的就是皇帝陛下。

不但搭上個兒子,而且什麽也沒得到,所有計劃都泡湯了。

他算計好了一切,就沒想到壞了他好事的,居然是晉藩內部,他算計好了各方勢力,就是沒算計到一群雜魚壞他好事啊。

“大使真是寬容大度!”

徐輝祖笑著說道。

然後來恭把一份早就寫好的奏折遞給楊豐,楊豐拿過記號筆,迅速在上面簽名,徐輝祖接著簽名,就這樣把大明攪得雞飛狗跳的晉藩案,算是正式調查清楚了。晉王私造違禁軍械證據確鑿,他的確幹了,這個也沒法掩蓋,畢竟那些工匠全招了,但他是出於好心,也是為了邊防大計,事的確做錯了,但目的是好的。至於拿著這些軍械截殺楊大使,這個是晉藩護衛部分將領因為上次的事記恨楊大使私自做的,涉案人員頗多,包括寧山衛指揮使等部分衛所將領。

畢竟都是晉王舊部,和晉藩護衛都是老戰友,幫個忙也不奇怪。

但晉王不知。

而京城一系列刺殺案,經過楊大使的技術鑒定,所用槍械並非大通冶所造,所以與晉藩無關。

晉王的嫌疑洗清。

這是楊大使親自鑒定,考慮到他和晉王關系,這個鑒定結果絕對真實可信,楊大使也是公私分明,正人君子啊!

至於他求見晉王,晉王不肯見,他雇人喊話,百姓驅逐晉藩,在外面喧鬧,放禮花驚擾晉王,以至於晉王吐血身亡,這個與此案無關,楊大使得知此事也深為自責,所以決定登門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