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傳說中的白白(第3/4頁)

因為收了錢,在誇的時候當然要不遺余力。

不同記者的報道重點是不一樣的。

有的記者在報道《采桑女》之余順便宣傳一下遊樂園,收一份錢打兩份廣告。

有的記者將重點放在馮靈上,重點誇贊這個演員的天賦、嗓音、動作和年齡,一通誇之後來一句未來可期,顯得報道沒有那麽浮誇。

有的記者則將重點放在了采桑女的創作故事上,雖然大家都很遺憾汪平修沒有先前那位王師傅的聯系方式,沒能采訪到在采桑女的創作歷程上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王師傅,但這並不妨礙各大記者寫報道。

記者們都是靠筆杆子吃飯的,一個幹巴巴,平平無奇的故事都能編得曲折離奇,引人入勝,更不用說汪平修的原版故事本就足夠精彩。

可謂是要劇情有劇情,要立意有立意,要感動有感動,到最後還升華了一下。

這麽精彩的故事,不寫個2000字小作文都對不起汪平修的賣力表演。

不止一個記者將報道的重點放在了采桑女的創作歷程上。

寫得那叫一個精彩,恨不得以這個創作故事為基點直接寫一本短篇小說出來。

然後,不出意外的,就有營銷號盯上了這個小故事。

營銷號除了收錢打廣告、帶節奏之外,也是要熬日常找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剪成視頻維護粉絲的。

一個全是打廣告和帶節奏的營銷號注定不可能做得長久,一定要有自己的內容才能在市場上立足。

采桑女的創作故事無疑是一個好素材。

十年磨一劍,勵志!

傳統戲曲,正能量!

作者悲慘的童年,吸睛!

最後還升華了一下主題,棒!

這樣一個好故事,不剪成視頻投放給很容易被感動的老年人看,真是浪費了。

於是乎,在江祺等人刷不到的短視頻裏,又多了好幾個有關一個優秀戲曲創作的小故事視頻。

……

商都的一戶普通人家裏,今年已經72歲的牛奶奶同往常一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刷短視頻。

刷著刷著,牛奶奶的好閨蜜陳奶奶給她發來了一個短視頻的鏈接。

短視頻的名字叫《一個平凡的創作故事,值得回味!》。

牛奶奶知道,這是好閨蜜又看到了好視頻分享給自己。一想到前段時間好閨蜜分享給自己的那條神秘音頻,牛奶奶不禁心頭一暖,一條語音消息發了過去。

“老陳啊,你孫子不是學那個什麽計算機的嗎?他有沒有找到那段唱詞是哪出戲裏的呀?”

陳奶奶很快也發來語音。

“沒有呀,我孫子說太短了找不到,他也不看戲,指望他是指望不上了。就是不知道老根的女兒能不能找到,我記得他家丫頭是在戲院上班的。”

牛奶奶回語音。

“他丫頭不就是在戲院賣票的嗎?估計也指望不上,哎呦,不都說互聯網很發達,他們年輕人很會玩嗎?怎麽連戲都找不到?你是不知道呀,這段時間我天天聽,越聽越喜歡,恨不得明天就能看到這個唱戲的小丫頭的戲。”

陳奶奶也回語音。

“我也是呀,都怪老根,沒頭沒尾的東西分享給我們,搞得我抓心撓肝的。我發給你的視頻你看了沒有啊?”

牛奶奶回。

“還沒有,現在看。”

回完消息,牛奶奶就點開了鏈接。

“一個平凡的創作故事,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人生感悟……”

5分鐘後,已經看了兩遍視頻的牛奶奶激動地把視頻轉發給孫女。考慮到孫女好像不是很喜歡聽自己大聲的語音,牛奶奶只能委屈自己艱難地在屏幕上畫字,遇上不會寫的就寫更簡單的錯別字,反正孫女應該能看明白。

5分鐘後,牛奶奶終於把消息發出去了。

慧慧,半奶奶找這個是品裏的戲是呐個。

牛奶奶孫女:???

怎麽回事?

前兩天奶奶讓自己幫忙找一段神秘音頻的來歷,今天又找一個營銷號視頻裏一看就是編的故事裏不存在的戲。

奶奶最近是和戲杠上了?

牛奶奶孫女冷靜分析了一下,覺得可能是奶奶在暗示自己她想看戲了。

孫女一通電話打回去:“喂,奶奶。我剛剛查到咱們家那邊有個戲院最近有黃梅戲的演出,你不是說你讓我幫你找的那個音頻是黃梅戲的嗎?要不我給你買票吧,你什麽時候有空啊?”

牛奶奶大聲回:“慧慧呀,別買票,咱不花那冤枉錢。”

“你把白白的那個戲給奶奶找到,奶奶在網上看不要錢的。”

“如果白白有演出,你再給奶奶買票讓奶奶去看!”

牛奶奶孫女:……

她也想啊,可是這個白白到底是何方神聖呀?

自己在網上瘋狂沖浪,也只找到了一個前段時間很火的,藝名叫小百靈的黃梅戲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