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理素質(第2/4頁)

如果要江祺用一句話來安利采桑女,那大概是:熬過前三幕就好看了。

寫采桑女的窮酸書生是懂爽文劇情的。

第5幕第6幕,也就是采桑女大徹大悟走上人生巔峰的劇情中,不光劇情很爽,就連唱詞沒有前4幕那麽文雅,那麽講究韻律以導致聽不太懂。

當然,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最後兩幕汪杏花原創的部分比較多。原作者再不濟也是個讀了很多年書,一直在科舉賽道上努力的窮酸書生。汪杏花主修的不是四書五經,她天文地理數算都要學,寫不出那麽有文采的詞,就只能往自己擅長的爽文賽道上發力。

但同時又不能用力過猛,如果用力過猛,這部戲的名字就要改成《采桑女傳》了。

因此,采桑女最後兩幕的劇情其實也沒有那麽爽。

畢竟采桑女不是重生的,不可能做到像《皇女傳》那樣一路哢哢亂殺最終登基。但是如果不太喜歡前4幕的觀眾可以熬過前期,並且認真看完,那麽最後兩幕真的很爽。

為什麽要打臉虐渣,為什麽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為什麽要扮豬吃老虎。

那當然都是為了後面的爽呀。

沒有前期的憋屈,怎麽能突出後期的爽?

《皇女傳》雖然一路開掛,但也有開頭5分鐘失敗且憋屈的前世,算是一點小小的鋪墊。

江祺正看得投入,汪杏花突然探出頭來,小聲問道:“老板怎麽樣?大家還喜歡我後面的改編嗎?”

“嚯。”江祺被汪杏花嚇了一跳,差點沒蹦起來,沒好氣地道,“都不是鬼了,還神出鬼沒的嚇人。”

汪杏花不好意思地笑笑:“習慣了。”

“應該還算喜歡吧。”江祺指了指前排的觀眾,“看著都挺投入的。對了,我之前都沒問你,你最後兩幕到底改了什麽?”

“小改了一下結局。”汪杏花用手比了一個一點點的手勢,“我一直都不太喜歡原本的結局,所以就改了一下。”

“原本結局是什麽?”江祺問。

“采桑女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在事業圓滿後踏入了婚姻的殿堂,於37歲高齡產下一子,幸福美滿的度過一生。”

江祺:……

“采桑女剛出的時候,有很多官家小姐和大商戶家的小姐都很喜歡這個結局。你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離經叛道的女子,用離經叛道的方式獲得了眾人心中圓滿結局的幸福一生。”汪杏花道,“不過到了我那個年代,就有很多人不太喜歡這個結局了。”

“倒不是成親不好,而是采桑女之前明明已經為了掙脫世俗對女子的束縛,放棄婚姻追求事業,到最後卻又重回婚姻,有點怪怪的。”

“可能是因為如果不是這個結局的話這出戲就不會這麽紅火了。”江祺一針見血地道,“一個離經叛道的女子重回正途的故事,總比一個離經叛道一生的女子的故事受眾要廣。”

“也是。”汪杏花點點頭,“都是要吃飯的嘛,我就是覺得原結局演出來可能很多人會罵,所以就稍稍改了一下。”

“畢竟功成名就建設家鄉的結局,也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嘛。”

江祺為汪杏花點了個贊。

汪杏花得意極了。

短暫的得意後,汪杏花終於想起來自己為什麽會過來找江祺:“老板,我爹讓我提醒你等一下戲唱完了先別走,晚些時候雪村酒館裏會有一個酒會,你得過去幫忙拉生意。”

“拉生意?”江祺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哦,你說的是《采桑女》巡演的事情吧?”

“對,你是老板比較好探那些劇院老板的口風。《采桑女》肯定是不如《皇女傳》受歡迎的,之前《皇女傳》巡演的時候咱們戲院拿那麽高的分成比,如果《采桑女》還是這個比例的話這些劇院可能就不願意接巡演了。”

江祺懂汪杏花的意思,《采桑女》和《皇女傳》之間,說白了就是文藝片和商業片。賺錢肯定是商業片賺錢,各大劇院老板都是開門做生意的,現在沒人知道《采桑女》會不會像汪杏花所在的世界那樣名流千古,自然也不會有人願意虧本去賺這個不知道能不能賺到的吆喝。

《采桑女》如果要巡演,分成比肯定要重談。

談到多少,就是技術活了。

雖然汪杏花和馮靈這邊有很多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出來的戲劇,但這些戲也不可能一股腦的全扔出來。先不說排練需要時間,就單說戲曲本身的質量,哪怕是《皇女傳》這種純爽劇,質量也是有保障的。

出新戲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一年一部新戲已經很離奇了,要是遊樂園這邊一年出好幾部……

大概就會有人開始懷疑汪杏花是不是獲得了文抄公系統,只抄戲本子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