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從現代穿回民國21

兩列花盆占據了陽台最好的位置, 一列種著秋海棠,一列種著三色堇。

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不過四五天的功夫, 在滬市女子中學招生考試當天, 不少種子都從土裏探出了細嫩的芽。

葉鶴棲站在花盆前,用自己的食指戳戳這個,又點點那個。

不錯不錯,種子在今天發芽,肯定是一個好兆頭。

看來它們也覺得她能考進前三名。

帶著種子給予的祝福, 葉鶴棲雄赳赳氣昂昂,和姚容一起來到考場。

考場就設在學校裏面。

因為報考人數不算多,女中采用的錄取方式是及格制。只要分數達到及格線,就能入學。

葉鶴棲這段時間復習勁頭非常猛,拿到試卷之後就開始嘎嘎答題,幾乎沒遇到什麽能難倒她的題目。

試卷最後還有幾道附加題, 考察範圍很廣, 涵蓋了不少學科知識。

這對其他考生來說可能會有些抓瞎,但對葉鶴棲來說, 九年義務教育可不是白學的。

女中閱卷速度很快,第二天上午, 成績就公示出來了, 葉鶴棲以超過滿分的成績位列第一。

樊向雪將入學通知書交到她手裏:“你是唯一一位將所有附加題都答對的考生。”

葉鶴棲笑了笑,沒有太多驕傲的情緒:“謝謝樊老師, 我以後會更努力的。”

回到家裏, 姚容已經做好了飯菜, 全都是葉鶴棲喜歡吃的。

葉鶴棲將入學通知書交給姚容,姚容臉上滿是笑容:“我就知道鶴棲你一定沒問題。”

“對了, 我給你做了個斜挎包,還有一些裝飾用的小飾品。你可以留下來自用,也可以拿去送給同學。”

這些小飾品不費錢,但款式別致,在外面很少見。

用來當見面禮送給同學很合適。

葉鶴棲高高興興收下,又問姚容旗袍做得怎麽樣了。

***

貝漣忙完工作,離開報社,坐著黃包車來到姚容家樓下。

她剛要上樓,就聽到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阿漣,等等我。”

回頭一看,樊向雪也剛好從黃包車走下來。

“向雪,你也來了?”貝漣笑道。

樊向雪笑道:“對,上次沙龍一別,我也很久沒見過姚容了。這不,一聽說要請我聚餐,我就過來了。”

貝漣和樊向雪一起往樓上走。

貝漣問:“姚容突然請我們來家裏吃飯,是有什麽喜事嗎?”

樊向雪道:“應該是為了慶祝鶴棲考進女中吧。”

從樊向雪那兒聽說了葉鶴棲的成績後,貝漣也相信了樊向雪的猜測。

所以當大門打開,她們看到姚容的第一眼,都沒發現異常。

直到她們在沙發上落座,接過姚容遞來的茶水時,她們才詫異地打量著姚容身上的衣服。

衣服整體由黑色雲紋面料制成,下擺長至小腿中部。

相比起以前毫無腰線設計的衣服,旗袍腰線流暢,領子依舊保留成高領,袖子是倒大袖。

袖口邊緣還縫有蕾絲花邊作為點綴。

這一身衣服,既保留了原有的傳統服飾元素,又避開了原有服飾笨重繁瑣的缺點,大膽顯露出女性曼妙的曲線,卻又毫無輕浮之感,反而將姚容身上那種溫和與典雅的氣質凸顯得淋漓盡致。

姚容坐到貝漣和樊向雪對面,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水,才輕笑著問:“你們覺得怎麽樣?”

如果說樊向雪表現出來的是驚訝,那貝漣表現出來的就是驚喜了。

“這就是鶴棲說的旗袍嗎?”

葉鶴棲拎著鍋鏟從廚房裏走出來,剛剛她一直在廚房裏忙活:“對啊,貝主編,你覺得這種風格的衣服能滿足你的要求嗎?”

貝漣嘴裏不吝誇獎:“能。非常能。”

“這身衣服,既放棄了上衣下裙,又符合女性審美,還去掉了繁瑣和累贅,便於起臥行動。”

“最妙的是,我在裏面看到了很多民族元素。這些元素讓旗袍和洋裝瞬間區分開來。”

前段時間《婦女時報》在探討當代女性服飾的改革,彼時貝漣就在想,什麽樣的衣服才能同時滿足這些需求呢。

現在,答案完美呈現在了她的眼前。

樊向雪的誇獎就更為直接了:“如果我是客人的話,我會很願意買幾身這樣的衣服來穿。”

這種衣服得體又美麗,不僅適合日常出行,也適合穿來出席各種重要場所。

姚容眼眸微彎:“聽到你們這麽說,我就放心了。”

餃子餡已經調好,幾人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著後續的安排。

這年頭想要做服裝生意,有兩條路子。

第一條路,是開裁縫鋪子。

這種鋪子規模很小,主要是幫熟客定制衣服。

好處是,姚容一個人也可以經營好店鋪;壞處是,產量跟不上,利潤很小。

衣服款式這種東西,其實是非常容易“抄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