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第4/4頁)

果不其然,成親王妃說她要清靜禮佛,讓她們自便,劉太夫人也松了一口氣。

本來朝臣就最好不要和宗室打交道,尤其是劉家世居錦衣衛要職。小傅氏在婆母這裏服侍,見麗姝有些不耐,就對劉太夫人道:“老太太,我看這裏有些憋仄了,不如讓孩子們出去透透氣。”

“也好,只是不許走遠,你們丫頭們也要跟著。”劉太夫人吩咐。

姑娘們在這裏聽人念經早已不耐煩,能出去走動最好,但劉家的姑娘都很守規矩,幾乎都是帶著四個丫頭,就在方才拜的佛堂外面的桃樹下走動。

麗嘉見桃花開的似花海一般,有些沉默,麗姝向來不知道這位大姐姐心裏在想什麽,她卻想到《詩經》裏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麗姝念完,麗婉看向她,欲言又止。

麗姝俏皮道:“知道了,大姐姐,我就隨口一念,沒別的意思,你就別在念經了。”

“真拿你這丫頭沒辦法。”麗嘉搖頭。

她們姐妹二人看似親昵,卻都心懷鬼胎,麗姝笑了笑,又去嗅桃花的味道,桃花的味道清新淡雅,還帶著淡淡的甜香味。

其實麗嘉心裏也不是不著急,為何鄭家來,二娘和大伯母都爭的那麽厲害,就是因為她們都想為自己的女兒定下親事,鄭家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

比她小好幾

歲的妹妹們都開始尋求定親了,她的親事雖然有外祖家的默契,可總歸沒有真正定親,她到底是有些憂心的。

轉眼麗姝又去看感恩寺前面的塔旁留名,有不少都是落第書生,不知怎麽她又想起白居易的詩:“慈恩寺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只是有人辭官歸故裏,有人星夜趕科場,想來真是諷刺。”

就像之前所見的鄭灝,明明那麽年輕就成了狀元,滿腔抱負,卻因為尚了公主,終究不能一展平生報復。

她在此處看一個個人的留名,那些抱怨的,或者是興奮的詩句話語,仿佛看透了人的一生。回過神來,卻見身旁只有兩個小丫頭了,麗姝笑道:“她們人呢?”

“都去別處看去了。”

麗姝點頭,正欲起身時,卻發現有位少年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不是成親王世子又是誰?麗姝趕緊撇過頭去,卻見那人朝她微微一笑。

蕭昀頭戴翼善冠,身前身後兩肩五爪行龍各一團,手持一把折扇,看來他是偷偷出來玩兒的,所以身邊只帶了一個隨從。

“給世子請安。”麗姝趕緊行禮。

按照規矩,她們甚至還要跪下避道。

蕭昀見這小姑娘生的極好,態度和緩:“快些起來吧,還未請教姑娘芳名?”

哪有問女眷名字的,麗姝頓時有些生氣,什麽恩公啊,就是個登徒子,她義正言辭又有些無語:“世子,男女七歲不同席,更何況外言不入於梱,內言不出於梱。請您自重。”

蕭昀覺得好笑,他在府中多少丫頭,多少他見過的女人或者女孩子不是求著和他認識,這姑娘這般義正言辭,也不知道是欲擒故縱還是如何?

因此他笑道:“你說這話我就不同意了,你還是個小姑娘,年紀又不大,我不過多問幾聲罷了。”

說完還要走上前來,麗姝則拿出頭上的簪子放在脖子前道:“你別走上前來,否則我們同歸於盡,我不是與你開玩笑。”

蕭昀原本是覺得她生的好看,約莫十一二歲的樣子,身上仿若神光照人,方才想逗逗她,不曾想她年紀雖小,但持身清白,心中陡然升起敬意。故而,他又連忙道歉:“姑娘,是我不好,唐突了你。今日人多,我只是聽說這裏的碧桃生的好,所以來看看。”

麗姝見他這麽快就歸正過來,倒是放下手中簪子,福了一身,扭頭就走,不做停留。

蕭昀看到她的背影,心道此女現下年紀還小,但已經是秋波善睞,神光動人,美貌亙古所有,千古之麗色。只是可惜了,劉家中樞無人,且無兵權,配不上他,總歸是有些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