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看那細細的紅線!(第2/3頁)

對面的曾養性部也停止了炮擊,轉而使用鳥槍和弓箭胡亂射擊了。倒不是這些靖軍的訓練太差,而是有少量的明軍散兵走在那八百名火槍兵之前,抵近到了距離曾軍不過幾十步開外的位子上,半蹲在草叢當中,用手裏的燧發槍線膛槍給曾家軍的火槍兵、炮兵、軍官一一點名!

敵人還沒靠近,自己這邊已經死傷連連,擱誰都受不了!所以曾養性只好讓底下的鳥槍兵開始射擊,好歹壯一壯大家的膽子。

同時,他也知道明軍大量裝備的燧發槍在排槍對射時的威力很大,他底下的鳥槍兵根本不是對手,弓箭手也不大行——好的弓箭手倒是可以對抗燧發槍兵,但是好的弓箭手太難練了,他手下也沒多少。大部分弓箭手,二十步開外就沒準頭,五十步外就是“軟弓之末”了。

所以,他幹脆就調集了七八百選鋒,都是披雙層甲,持樸刀,蹲在己方的火槍手、弓箭手後面,等著明軍火槍手靠近,就發起逆襲!

這時候,四隊明軍火槍兵已經進入了曾家軍的鳥槍、弓箭可以發揮威力的距離了,開始出現零星傷亡。而負責指揮的兩個明軍營長並沒有玩“二十步內排槍齊射”的想法——那可是搏命!大明國人的命還是挺寶貴的,不能這麽打。

而且大明陸軍有科技狠活——手搓木塞彈,就是米尼彈了!

這種米尼彈並不一定非要塞進線膛槍才能發揮威力,裝進滑膛槍一樣好用!不說別的,就是那木塞收到壓力後頂開鉛彈的“菊花”這一項,就能將滑膛槍的氣密性提升幾個档次。

所以一名訓練有素的火槍兵,在使用米尼彈的情況下,也能在幾十步開外的距離上,取得良好的射擊精度。這也是模範鎮的步兵全部都不披甲的原因。

隨著一陣急促而且刺耳的嗩呐聲,四隊組成了橫隊的明軍火槍兵全都停止了前進,然後又整了下隊,將三列橫隊整成了兩列橫隊,緊接著就開始了火槍齊射!

在一陣雷鳴般的轟響發出的同時,七八百枚鉛彈,就如同雨點一樣潑灑向了密集的人群,在頭兩輪齊射後,靖軍的前排便齊刷刷倒下一片!

但是在兩輪齊射之後,這些明軍火槍手前方就是一片硝煙彌漫,因為能見度下降,之後的火槍就打得沒那麽準了。

而被兩輪準得有點過分的火槍齊射嚇得心驚膽戰的曾養性等的也就是這一刻!

“選鋒隊,給老子沖!”

他的一聲大吼之後,激昂的鼓聲就猛地在他的軍陣中響了起來。那數百選鋒都是刀口上舔血多年的老兵,再加上曾養性放了重賞,還給一個紅巾兵的頭顱開出了五十兩銀子的格賞,把他們血液中的兇悍全都激發了出來。瘋狂的喊殺聲突然響徹大地,披著雙層鎧甲的靖軍死士從他們的方陣中一躍而出。也不整隊結陣,只是蒙著頭以最快的速度向前,仿佛只要和對手展開肉搏,他們就能勝券在握!

而靖軍的火槍手為了防止誤傷,全部都停止了射擊,只剩下弓箭手還瘋了一樣的在拋射羽箭!

明軍的那兩個營長也發現了靖軍死士開始沖擊了,他們也立即下達了停止射擊,保持鎮靜的命令!

在兩聲悠長的嗩呐聲後,所有的火槍兵都停止了射擊,在裝填完彈藥後,就肅立不動了。

戰場上一時間沒有了槍炮轟鳴,只剩下戰士們用足氣力發出的呐喊!

“殺……”

硝煙散去了大半,踩著馬蹬站起身的陳永華,也張著個嘴,呆呆地看著眼前讓人頭皮發麻的一幕:明軍的戰線是那麽的細長,仿佛一根細細的紅線!在他們前方的數十步,一群群披堅執銳的靖軍步兵,正嗷嗷叫著發起了沖鋒!

這……頂得住嗎?

他剛想到這裏,前方指揮作戰的兩個營長又一次下達了命令。他們的命令化作了嗩呐刺耳的聲音,原本肅立不動的明軍火槍兵,全都舉起了火槍,上了刺刀的槍口,指著前方奔湧而來的靖軍。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等著嗩呐再一次吹響!

這些模範鎮的火槍兵可不是訓練了半個月就上戰場的炮灰,他們都是淮西國人,在李中山平定淮西的戰爭中就上過戰陣,隨後一直在南京的講武堂大營中接受訓練……而且重點就練隊列,練槍法,練遵從號令和排隊槍斃!

呐喊著沖鋒的敵人已經距離他們越來越近了!三十步,二十步,十五步……十步!

當雙方最近的距離已經低於十步的時候,一次刺耳的嗩呐長鳴,才突然響徹在明軍火槍兵們的耳畔!

就是現在!

八百支火槍同時打響!雖然是火槍,但卻打出了猶如炮擊一樣的轟鳴聲,而且殺傷力也不亞於十門十二門同時噴射霰彈的六斤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