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好一個活呂布,四分天下原來有你一份!(第3/3頁)

李自成笑道:“行!額本來就沒想過要一直占著荊州、嶽州……之前和吳應熊達成的協議也是這樣的,只是吳三桂那老小子不講信用!”

其實李自成和吳三桂一樣不講信用……他們一個想偷襲荊州、嶽州,一個想偷襲襄陽。只不過兩個老狐狸都是一邊偷別人的家,一邊看緊了自己的家。

所以兩邊都沒偷著,就只能和平解決了。

而李自成卡著荊州、嶽州,同時又拿不到安陸、德安大部分的土地,從地圖上看就被“擠成”了根油條,雖然他的水軍不弱,還可以維持。但如果李自成控制的荊州、嶽州、漢陽、德安等府的平原地區總是被吳三桂發兵攻打,他的日子也沒法過。

所以用荊州、嶽州去換取德安、安陸北部的大洪山區、桐柏山區,堵上隨州這個口子。將長江以北,漢水以東,桐柏山、大洪山、大別山以南的這一大塊平原都囊括到手裏,形成一個安全的腹地,對李自成而言是比較有利的。

另外,讓出荊州、嶽州雖然會增加漢陽、武昌遭遇吳三桂襲擊的風險,但這兩個府其實不容易攻打,漢陽府在江漢平原上的地盤全都被水網覆蓋,在無法控制長江、漢水的情況下,極難攻打。

武昌就更不用說了,有了漢水、長江的保護,武昌就是天險!

從嶽州往武昌打,一路上都是山山水水,每座城池都有險可守。歷史上吳三桂拿下嶽州之後,那麽多年都啃不過去,也說明問題了——他要是能啃下武昌,那就不存在過不過江的選擇了。拿下嶽州、武昌,荊州、漢陽段的長江就等於完全控制了,過江還不隨隨便便?

不過在讓出了嶽州、荊州之後,李自成對長江中遊的控制能力一定是下降的,他必須得得到補償。

“老弟,”李自成對李輔臣道,“額有個條件……其實這對額們全取兩江、浙江也是有好處的,你可一定得答應。”

李輔臣笑著點點頭:“老哥,你不用說了,額都知道……你是不是要紅衣大炮?”

李自成笑著一拍大腿:“對,對,額就是要紅衣大炮來封鎖江面!額們必須得卡住長江!”

“可是額怎麽給你運過來?”李輔臣道,“江西大部分還在傑書手裏……不打下九江,要拿江西就不容易。而湖南……那是吳國貴的地盤!額那親家,畢竟是吳三桂的義子。”

江西的地形就跟個瓶子差不多,周圍一圈山,當中有不少盆地、河谷,北邊一個口子就是九江、鄱陽湖這裏。只要拿下九江,水軍進鄱陽湖,然後走贛江一路南下,那就是席卷江西,幾個月都能搞下來。

但要是拿不下九江,要吃江西就很“卡”,打哪兒都是險要,都得攻堅,而且後勤又不方便,打下來也很難維持——你沒有快速調兵運糧的水路,就得到處布兵,而且兵還不能少。要不然傑書可以調集重兵給你擊破了!

所以李輔臣和李自成聯手搞了好長一段時間,也沒啃下多少地盤。

李自成笑了笑,用一只仿佛能看穿人心的獨眼盯著李輔臣,“老弟……你的軍中一定有能鑄造紅衣大炮的大匠吧?武昌這邊有的是銅……你不如就在武昌給額鑄造個百十門紅衣大炮吧?等你的大炮鑄好了,額就命人把荊州、嶽州交給吳三桂,然後額們一起進軍九江,額出水軍,你出陸軍,額們一起拿下九江府如何?”

這個李自成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得大炮不撤軍。

而且他還猜著了!

李輔臣的確帶著一批廣東佛山雇來的炮匠,領隊的還是戴梓,根據他的計劃,解了李自成和吳三桂的“鬥”後,就拉上李自成一起打下九江,平分江西,而要打九江就少不了現場鑄炮了。

現在為了和局能成,也只能讓他們提前開工了。

想到這裏,李輔臣就點了點頭:“好,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