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康熙穩紮穩守,老闖王最後一搏!

隨著刺耳的凈鞭聲響起,早早就來到乾清宮大門外頭,有幾個還搓著巴掌,打著哈欠的大臣們,一下子全都精神起來了,紛紛溜達到自己該站的地方,一個挨著一個站好了。

這個時候才不過是辰初時,也就是大早上的七點鐘,而且還是正月二十的清晨七點……北京的正月,而且還是沒完全走出小冰河期的康熙十一年正月的清晨,這天該多冷啊!

如果站在景山上往下看,此時的北京城還是一片白皚皚的……積雪還沒開化呢!

就這氣溫,這時辰,大清朝廷上最頂級的那些官僚,也不得不起個大早,跑到乾清宮的禦門之外,忍受著一陣陣刺骨的寒風,等著那位大清小聖主坐到乾清門底下聽政。

這個就是禦門聽政,也就是所謂的上早朝了!

和後世電視劇裏面一堆頂戴花翎的大臣站在一個大殿裏面上朝不大一樣,康熙喜歡在室外上朝——當然了,大臣在室外,他就不一定了。

冬天太冷,他就在乾清宮的西暖閣裏頭聽政,大臣們在乾清門外頭挨凍。夏天太熱,康熙就去瀛台島上的勤政殿聽政,大臣們在勤政殿外曬太陽。如果遇上康熙外出,譬如去燕山北面的草原上打兔子,那大臣們就得在野外上朝了。

而且康熙也不似後來那些越來越舒懶的大清皇上,隔三差五才上一回朝,他可是天天上朝的。除非遇上雨雪天氣,他才會改個時間,如果一整天都下個不停,那大概就只有取消了。

另外,這個禦門聽政也不跟菜市場一樣,一大群朝臣在那裏你一句我一句地議政……而是一批一批輪流去康熙跟前跪著說事兒。依著制度,是宗人府的大臣先去跪,然後是六部九卿等各個禦門一個個上去跪陳,吏部最後“留堂”,也就是別人都走了,吏部的官再和皇上打小報告。

不過今兒規矩有點改了,當大臣們抵達乾清門外的時候,就看見乾清門正中已經擺上了禦榻,榻後立了屏風和表案,看這意思,今兒皇上是冒著刺骨的寒風,在乾清門搞一次禦門聽政了……也許還要利用這個機會向大家夥兒宣布什麽要緊的事情吧?

最近京師裏面可一直有人在傳小皇帝也效仿曹睿禦駕親征去西安督戰的事兒……這個小皇帝自比曹睿,那麽問題就來了,在他眼裏,誰是曹真,誰又是司馬懿呢?

還有,小皇帝要是曹睿,那誰是諸葛亮?難道是吳三桂嗎?這也忒擡舉這個三姓家奴了吧?

在凈鞭響起的時候,乾清門外挨凍的這些官兒們,都心思沉沉的在琢磨這些個問題。互相眼神一交,都是濃濃的憂色。

就算不拿小皇帝、吳三桂、嶽樂這些人和《三國演義》裏面的人物對號入座,單說這個禦駕親征,就有點讓人擔心了……小皇帝又不是馬上取天下的創業之主,打仗上癮,好戰成性,上陣打仗就是個人愛好。小皇帝是打小在宮裏頭長大的安逸天子,他都要禦駕親征了,這形勢能好得了?

另外,最近幾天,還有人在傳皇上要開發關外荒地……要從關內的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甘肅、直隸六省共招八萬戶無地少地的民戶去關外幫八旗種地!

這事兒聽著總感覺有點不對啊!

關外的土地不是留著給滿人當退路的嗎?

這就要用上了?

“皇上駕到!”隨著一個大嗓門侍衛的呼喊聲,站在寒風當中受凍的大清重臣們全都趴地上山呼萬歲而拜。然後就聽見腳步聲響,接著就是康熙小皇帝正在變聲期的嗓音:“平身,平身!”

大家爬起來,偷眼朝上瞧。就看見康熙一身厚厚的朝服,坐在禦榻上面兒,笑吟吟地撚著朝珠,一張麻臉上全都是信心十足的表情,就好像打了多大的勝仗似的。看見群臣已經爬起來就位,就笑道:“今兒朕親臨禦門,就是和大家說兩件大事兒,一是朕打算效仿魏明帝禦駕親征守西安的事兒……三國時候的諸葛亮那可是神仙一般的人物,比起當今作亂的吳三桂強出不知道多少倍。當年他一出祁山的時候多大動靜?曹魏差一點就要頂不住了!

可是當曹睿宣布禦駕親征後,雍州的人心頓時就安穩了。人心一穩,諸葛亮再能耐也只能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了。可這一旦穩紮穩打起來……蜀漢多大本錢?曹魏多大本錢?哪怕諸葛亮再能耐,一個漢兵換曹家三個魏兵,曹魏也穩操勝券啊!

如今吳三桂驟起,天下為之震撼,就猶如當然諸葛亮一出祁山。而要抵擋住吳三桂的關鍵,就在於穩定人心。人心穩了,那憑借朝廷的人力物力,要耗幹吳三桂的那點力氣,還不是早晚的事兒?現在吳三桂手裏的雲貴川三省才多少人口?朝廷手裏又有多少人口?只要咱們可以穩住,吳三桂早晚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