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開寶二十九年(第2/2頁)

“奏章上言,只是小疾!”劉旸沉聲稟道:“只是,在大事上,三弟從來不是推脫懈怠之人,他既上奏請離,想來的確是身體難堪其負。吐蕃的僻處雪域高原,地理氣候迥異於中原,環境惡劣,據聞入蕃的將士,即便身強力壯,也有不少染疾,乃至病亡者。

為三弟身體著想,竊以為,朝廷當降制,召其離蕃,先至成都休養。待其康復,再行還京……”

劉旸的語氣中,帶著些許誠懇,聽其言,老皇帝仔細地注視著太子,似乎在審量他流露的感情是真是假。

可惜,劉旸表現得滴水不漏,連呼吸的節奏都差不多,感受不到絲毫異樣。良久,老皇帝放棄,擡手指示道:“就這麽辦!劉晞去吐蕃,也有將近兩年了吧!”

劉旸頷首:“自前年‘吐蕃大會’開始,三弟便坐鎮邏些,一年半載下來,吐蕃亂事頻頻,至今局勢初定,朝廷對邏些與蕃南的控制進一步加強,都是三弟運籌帷幄之功,可謂勞苦功高……”

太子一點也不吝惜對晉王在吐蕃的功勞,聽得老皇帝心情也寬慰許多,沉吟少許,又悵然道:“貴妃去時,劉晞就沒能回京,半年多過去了,陵前恐怕都是荒草叢生之景。得讓他回來,給他娘掃掃墓!”

“是!”劉旸應道,又順便請示道:“三弟離任,何人繼之,還請陛下垂訓!”

“政事堂有何意見?”老皇帝問道。

劉旸拱手:“臣等以為,可以尹繼倫權吐蕃事務!”

“尹繼倫……”老皇帝咀嚼了下這個名字。

劉旸道:“吐蕃局勢,剿更重於撫,需以重典糾治。尹繼倫有勇略、有見識,又多年在川西領軍,熟悉當地情況。率軍入蕃來,表現出眾,撲滅了大小十三次叛亂,功勛卓著。用熟不用生,若三弟離任,眼下,暫時沒有比尹繼倫更適合坐鎮邏些的大臣了!”

默默地聽取著劉旸的介紹,老皇帝努力地回想,當初吐蕃動亂之後,是誰決策讓尹繼倫領軍入蕃支援的,是太子?苦苦調取記憶,但實在太模糊,怎麽也想不起來。

不過,就同過去幾年大多數的情況一般,老皇帝並沒有否決,道:“既然政事堂已有決議,就降制吧!”

“是!”

“宋準那幹人,還在鬧騰?”老皇帝突然問起一事。

“鬧騰”這個詞從老皇帝嘴裏說出,性質顯然就嚴重了,甚至可以看做是一樁政治事件了。當然,也確實是如此。

宋準鬧騰的,自然是安西那邊的改革計劃,就同劉旻、向德明提前預想到的那邊,當意圖上報後,哪怕進行了一些修飾與遮掩,到了洛陽朝廷這邊,依舊是巨大反響,可謂是一片嘩然。

站在高位的宰相們,富有政治智慧,沒有輕易下場,但群情洶湧不是他們的沉默就能止得住的。而跳得最歡,措辭最激烈,態度最強硬的,正是當日奏章呈達的洛陽府尹宋準。

在宋準那些人看來,劉旻打算在安西進行改革,違法亂制,甚至完全背離大漢的基本政治原則,如同異端一般可惡。

簡單地講,就是有違祖制,斷不能容忍,雖然在老皇帝這個大漢最具備權威的“祖宗”還在世的情況下大談祖制,是一件很魔幻甚至略顯荒誕的事,但以宋準為首的一批朝官,為了維護大漢的體統,也是亮明旗幟,直接針對魏王劉旻,猛烈地進行抨擊。

鬧騰得很厲害,傳到老皇帝耳中,第一反應,也不在事件本身,而是拷問起宋準居心何在!老皇帝直接就聯想到了呂蒙正,這一前一後兩任洛陽府尹,間隔不過半年,卻不約而同地掀起事端。

一個針對他的爪牙皇城司,一個幹脆針對起他的兒子了,真真是膽大妄為,不知敬畏,天家的威嚴在這些人眼中,還算什麽!

誠然,宋準等人的主張有一定道理,“意識形態”方面的鬥爭比起制度上的分歧要更加嚴重,也更加兇險。但在老皇帝看來,這只是宋準為了自身利益而掀起的政潮,安西的改革,只是一個借口罷了。

這樣的情況下,老皇帝對宋準,自然生出了些許厭惡,甚至於,很容易就想到劉旸了。畢竟,宋準這個洛陽府尹都是太子給擡上位的。

於是,此時主動問起,老皇帝語氣也頗為不善:“折騰半年多了,還不依不饒的,政事堂也沒個決策,就這麽拖著?其他人沒主意,你這個太子也沒個準確的態度?”

面對質問,劉旸心中微沉,擡眼瞥了下老皇帝,方才緩聲道來:“回陛下,宋準已然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