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如此處置(第2/2頁)

“哦?”劉皇帝來了些興致,示意道:“說!”

“此番,之所以鬧出如此風波,除了徐士廉不辨事實,不分輕重,莽撞上告的緣由之外。其根本原因,還在於主考權責過重,武濟川與李公的同鄉關系,也只是一個引子。

主考操持科考前後一應流程,甚至連考官、閱卷官的人選,都由其主導。兒以為,今後科舉,主考、監考、閱卷官員,應當分立,相互制衡,設立獨立的閱卷隊伍,以保證公平,減少徇私的可能。

另外,對於考題審閱評分標準,還可做更為詳細規定,盡量避免因閱卷官個人偏好,導致不公結果。

不只考生當糊名作答,騰封抄錄,閱卷官在審閱之時,也當糊名不記,並且嚴格限制行動,在錄取名額出台之前,所有人都不得有私交私遊……”

聽劉旸之言,哪怕是劉皇帝也不由頷首認可,看著他,贊許道:“你的考慮很好,能從這場風波中汲取教訓,完善條制,防微杜漸,也算一個收獲了!”

“兒只是在爹的教誨之下,偶有所得罷了!”面對劉皇帝的肯定,劉旸謙虛道。

“此事,既然是你提出來的,就由你牽頭,將其完善出台,做為成制!”劉皇帝吩咐道:“你的想法很好,要盡量避免個人因素在錄士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是!”

“關於此案涉及到的個人,如何安排,你可有考量?”劉皇帝又問。

劉旸:“武濟川,材質雖則醜陋,但朝廷取賢論才而不論貌,臣也了解過此人,學識才能還是具備的,只是性情卑懦,此番也算無辜受累,讓其到三館修書、做學問,或是個好去處;

徐士廉,雖有才情,但恃才傲物,還需雕琢打磨。其不問事實,莽撞上告,中傷大臣,影響惡劣,後果嚴重,以趙相公之見,當嚴懲後誡!

不過,兒以為,念其年少輕狂,又事出有因,就不做嚴厲處置了,以免再起波瀾。不若將其放逐邊陲,以作歷練,倘若他能從此次實踐中汲取教訓,反思自省,修身養性,他日未必不能成為朝廷的有用之才。”

“你倒是心善,還是顧忌那些無謂的影響啊!”劉皇帝輕笑道。

見自己的心思被點破,劉旸回了一個矜持的笑容。

“關於兩次審閱中,出現九名進士的差誤,該當如何處置,還請爹諭旨!”劉旸再做請示。

聞言,劉皇帝當即道:“前詔有言,此事由你全權負責,你自己考慮即可!”

劉旸躊躇幾許,道:“這先後一十八人,一並錄取如何?”

“可!”劉皇帝幹脆地給了個回應。

“還有一些涉事人員,為何不提?”見劉旸一副奏完了的表情,劉皇帝提醒道。

劉旸微愣,想了想,說:“既然李公清白,朝廷當鼎立支持,還其聲譽!”

“我不是說李昉!”劉皇帝淡淡道。

劉旸眉頭皺了起來,他是真沒有領會劉皇帝的意思,不知他嘴裏的一些人,指的是誰。又琢磨了下道:“二次審閱的臣僚們,頗為辛苦,當給予一定獎賞!”

劉皇帝搖了搖頭,直接道:“登聞鼓案後,有一批落第士子,聚集鼓噪,大鬧皇城,這些人,你沒有想過如何處置?”

“這……”劉旸不由一驚,說:“這些士子,也是不明情由,無心之舉……”

話沒說完,就見劉皇帝駁斥道:“既然不明情由,何以鼓噪滋事,這等尋釁之舉,豈能容之,否則朝廷威嚴何在?

說到底,還是利益相關,不服結果,想要渾水摸魚罷了。沒有自己的判斷,人雲亦雲,這樣的人,比之徐士廉,更加可惡!”

劉旸低下了頭,道:“不知爹打算如何處置?”

這下,劉皇帝沒有讓劉旸自己決定,當即道:“所有當日聚集皇城的落第士子,全部取消再次參考的資格!”

聽到劉皇帝有些冷漠的聲音,劉旸悚然一驚,當日聚集皇城闕下的,可有上百人啊……

但見劉皇帝那淡定的模樣,劉旸長了張嘴,還是拱手應道:“是!”

他想盡量消除不良影響,但是,劉皇帝顯然沒有那麽多的顧慮。

“對了,李昉此次受委屈了,你替朕安慰一下!”劉皇帝又輕飄飄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