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2/2頁)

劉皇帝對太子的偏向,可謂明顯,類似的建議,別人說就是淡漠少語,劉旸上奏,就是一臉寬和了解。當然,以劉皇帝一直以來對待戰爭的態度與作風,求穩妥縱然不能得其意,至少不會失其心。

劉皇帝這麽說,劉煦等臣自然齊聲附和:“陛下英明!”

擺擺手,劉皇帝思吟幾許,做出指示:“對行營所請,一概應允!救濟糧的調運,制下韓徽,讓他安排,另外,若事急,可讓行營適時劃撥軍糧,以為賑濟。”

“至於遣遼官員!”劉皇帝又瞧向李業與楚昭輔二臣,道:“就近調遣,從燕山及河北遴選官吏,前往遼東赴任,必須要是得力幹才。此事,就由國舅負責居中協調,楚使君也在,你二人稍後即可著手此事!

總之,朕不求遼東民心迅速歸服,但統治秩序之重建,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效果!”

“遵命!”李、楚二臣,立刻應道。

並且,二者交換了一下眼色,都察覺到了對方的少許喜悅,這人事大權,往往是最誘人的。遼東新下,即便留用一些舊吏,缺額也必大,這可是提拔親近,安插人手的好機會。

唯一不足的是,事情緊急,又限制在燕山、河北二道,可操作的余地不那麽大,還得是幹才能吏。尤其對知曉皇帝脾性的李業而言,如果在這事上面大打折扣,絕對免不了一番懲治。

沒有管二臣的那點小心思,劉皇帝琢磨了下,又對曹彬吩咐道:“王師告捷,遼東初定,皆將士奮戰之功,曹彬,你代表朕前往遼東,慰勞將士。快到中秋了,不管趕不趕上,將朕對將士的祝福與期望帶到!”

“是!”曹彬當即應命。

對此,劉煦忍不住看了看劉皇帝,欲言又止的,想了想,終是垂下了頭,沒有主動請命。

劉皇帝呢,則仍舊沉浸在整個北伐大局上來,走到禦帳中掛著的北伐進軍路線圖前,思吟良久,問道:“遼東已經拿下,東北動蕩,遼國可謂失其半壁。但是,這仍未傷其根本,遼國實力猶存,接下來,遼國會有什麽動向?”

沒人能給一個肯定的回答,交通不便,消息渠道更是受阻,在有限的條件下,對於敵情動向要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實在太難。

禦帳內安靜了好一會兒,還是曹彬,謹慎地應道:“陛下,觀遼國前後之應對,遼東戰局已糜爛至此,又有王彥超老將軍兵進饒樂,他們應當不會再向遼東增遣援兵了!”

“漠南地區情況如何了?劉廷翰還在同敵軍糾纏嗎?遼主征調的十數萬人,還在按兵不動?”劉皇帝目光投向李崇距。

“除增兵三萬,將劉廷翰軍徹底趕回漠南之外,再無其他異動。根據上京傳出的消息,因漠北以及王彥超軍的威脅,遼軍不敢輕動,因而踟躇!”李崇距道。

“那也不至於遷延到這種程度!”劉皇帝擰眉。

“軍情司那邊有無情況?”劉皇帝又問曹彬。

軍情司如今仍是從屬樞密院下屬的情報機構,並有對軍隊風紀糾察的權力,不過,論及內外密探的鋪設,比起武德司,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因此,李崇距這邊都沒法給出明確的情報,軍情司自然也難。面對劉皇帝問話,曹彬也只能坦誠地回道:“尚無!”

“還不能太放松!”劉皇帝當即指示道:“繼續加強軍情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