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2頁)

見劉承祐說得輕松,劉知遠默默地籲了口氣,略作沉吟,看著他道:“楊、史二人,都是國之棟梁,秉執軍政,你尚需他們扶持。政見不同可以,但萬不可把場面鬧得太難看,影響朝堂團結。你為太子,當知和協文武,同舟共濟,共度艱難……”

“兒臣謹遵教誨!”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對劉知遠,劉承祐始終表示恭順。

“官家,該用藥了。”這個時候,內侍前來稟報。

很快,隨侍在萬歲殿的太醫入內,身後跟著藥侍,手裏端著一碗藥,冒著熱氣,散發著藥味。

“你們退下吧!”先經試藥,無異,劉承祐接過藥碗,讓他們退下。

李氏去大相國寺替劉知遠祈福了,故劉承祐決定親自侍奉湯藥。

藥雖加了糖,但味道仍舊不好,在劉承祐的侍奉下,劉知遠擰巴著臉喝了幾口,便再無喝藥的興致了。

看向劉承祐,說道:“朕給你找了個太子妃。”

突聞此言,劉承祐稍感訝異,腦中立刻便想到了方才符彥卿異樣的表現,問道:“不知父親屬意何家娘子?”

“岐國公家長女!”劉知遠說。

“這……”聞言,劉承祐面上未見喜色,反而露出一絲遲疑:“符家長女已許河中李守貞之子,是否不夠妥當?”

“有何不妥!”劉知遠接過絲巾,擦了擦嘴,說:“一紙婚約,廢了便是!”

劉承祐還是微微搖頭。見狀,劉知遠反倒驚奇:“難道,你覺得符家女,不配做你的太子妃?”

“自然不是!”

“那你有何顧慮!”劉承祐遲疑狀,大異從前,讓劉知遠有些不耐。事實上,自病重之後,劉知遠的耐性一直不佳。

“符、李兩家本有婚約,若奪婚,傳揚開來,總歸理虧,且一定會惡了李守貞。眼下,關中形勢瀕危,河中當要沖之地,若將李守貞逼反了,其率蒲軍渡河西向,那不管是對關中,還是對整個大漢而言,都無異於一場災難!”劉承祐道出其隱憂。

聞言,劉知遠也沒那麽輕松了,垂死病中驚坐起,倒抽一口涼氣,說道:“此事,是朕欠考慮了!”

“然話已向符彥卿挑明,為之奈何?”

劉承祐嘆了口氣,似乎有點可惜,還是冷靜地答道:“符家女,自有資格居太子妃之位。兒臣聞,符公膝下有三女,除長女來京之外,尚有次女,年方二八,聰慧伶俐,如欲拉攏符公,結親符氏,可求取其次女!”

聽劉承祐之言,刹那間,劉知遠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解決辦法。但是,深思之下,還是搖搖頭:“朕已許下婚約,豈容更改,倘如你所言,朕顏面何存?”

不就是變長女為次女嘛,劉承祐實在不知,劉知遠糾結在何處,就為了那點顏面?並且,若得各娶一女,便成連襟,也可趁勢安撫住河中那邊。早就聽說了,自從“把兄弟”杜重威落得個滿門被誅的下場後,李守貞在河中可是惶恐不安。

雖然大符的“名氣”很大,若是尋常時期,也就罷了,但正當關中局勢緊迫,與江山的穩固相比,一個女人,還不至於讓劉承祐頭腦發昏。再者,有個小符皇後,也不錯啊……

小心地勸道:“李守貞那邊!”

“朕不信,李守貞敢造反!”劉知遠卻是莫名一怒:“這些方鎮,若真敢與朝廷相抗,必討滅之!”

嘴角扯了扯,劉承祐暗道,以當下中央對地方的約束力,有什麽是方鎮不敢幹的。造反雖然不容易,但真給對方一個借口與機會,你看他敢不敢。想想當初劉家在河東,又是如何對抗後晉朝廷的……

沉默了一會兒,劉知遠才道明他真正的想法:“朕聽聞,有術士言符家長女貴不可言!你還不明白嗎?那李守貞為其子求娶,只怕也是心懷異狀,你得善防之!”

此事,劉承祐倒也有所耳聞,只是他不怎麽信術士之言,故不在意。但劉知遠這土著,可在意得緊。

稍微冷靜了下,劉知遠說道:“此事,或可不急,可拖上一段時間,找個借口將符氏留在東京,等王峻那邊進展如何,再做區處!”

劉承祐考慮了下,暫時還是可以這麽操作的,輕舒了一口氣:“看來,兒臣得上符門一訪了!”

“你可順勢求取其次女!”劉知遠說。

劉承祐微訥,嘴角扯了扯,還真沒怎麽見過,這麽積極給兒子找女人的!

事實上,對於大符,劉承祐還是有些想法的。畢竟,在原歷史上,符家三姐妹,唯有這大符,最為出眾,沉穩勇敢,大度明理,堪稱奇女子!

這樣的女子,那李守貞之子,怎配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