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萬事俱備,只待春狩◎

正因為太後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 所以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對皇上言說過有關朝政的一句話。

即便說,也是說肅王剛剛新婚、竟然這樣忙碌, 瞧著肅王妃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可憐這樣心疼小輩的話。

皇上對這樣的話並不反感,甚至要溫聲細語地勸慰太後,自然而然也就對顧菀有了那麽一點點的疚意。

顧菀聽罷,不由輕輕笑起來:“皇祖母的確觀事情如洞若觀火, 也確實很多時候不願意去管。”

比如今日這件事情,若不是德妃非要鬧到太後眼前,還借著太後那點兒不算情願的允準,就擅自趾高氣昂地要給顧菀一個下馬威,太後怎麽著也會給德妃一個面子, 說不準還會派人去建章宮, 在皇上面前給德妃圓滿一下,省得後宮又鬧起來,讓皇上無暇養病,心力憔悴。

偏太後惱了德妃, 就只能讓本就多疑的皇上,在德妃母子身上多一層猜忌了。

“其實說起來,皇祖母對你我比旁的小輩,更多添一分疼愛。”謝錦安清俊一笑:“很多時候, 在一些小事上,憑著皇祖母的這一分偏心, 就能成很多事情。”

而這些小事一點點積累起來, 堆疊到皇上面前, 可就是大事情了。

兩人一邊說著, 一邊就回了合韻同聲。

“阿菀進宮可有碰見從顧府出去的小轎?”謝錦安闔上門, 俯身幫顧菀脫去外頭頗為沉重的厚實外裳,隨口問道:“阿菀剛走後不久,驚羽就來回我,說宮裏頭來接顧大小姐的的小轎就到了。”

可見德妃這是掐著時辰,想一邊收了宮權,給肅王夫妻一個威懾,一邊又用新鮮到手的宮權,給那新封的太子承徽為難一番,狠狠打太子與李皇後的臉。

“德妃也實在太心急了些。”顧菀輕笑一聲:“即便她完滿不漏地將我手中的宮權拿走,憑著她計劃中的想法行事,皇上與太後知道後肯定是大大的不喜。”

謝錦安頷首認同,與顧菀說道:“當初武王回京那段時間……武王也是這樣心急地拉攏朝臣與葉世子,叫太子也跟著慌慌張張起來,有了收景州山匪為私兵這樣荒唐急險的主意。”

相較於謝錦安自小就要扮紈絝、暗中謀劃的謹小慎微與耐心籌謀,太子和武王的成長之路就是太過順暢了。尤其是武王擅武,和專攻文謀的太子交錯開來,李皇後與李丞相就不曾過多關注,讓其順利長成入軍營。

這般順利,也就導致兩位欲求逐鹿的未來掌權者本身,其實壓根就沒受到什麽性格、手腕上的鍛煉。

等到自己拿主意的時候,不是像武王一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就是和太子一樣,不願動腦子多想,一伸手就去拿李丞相想好的,失敗了之後還有理由推脫。

“不過我雖沒遇見顧蓮,但路過東宮的時候,瞧不見裏頭的裝扮有半分紅色。”顧菀仰頭,微微彎起眉尖:“可見太子殿下,當真是厭惡極了新封的承徽。”

她頓了頓,同謝錦安輕聲道:“今日白天顧良姊派人來求見,說老親王日前身子越來越差,臥床不起,恐老親王出事,懇求宮中批下一方可以隨時出入的令牌,好方便請太醫。”

“我今晚讓琥珀尋柔安時,順路從殿中省過了,讓那姜總管,明日去回皇上。”

晚上顧蓮要入宮為太子承徽,白日顧萱就尋了一個由頭來求令牌。

聽著為老親王請太醫是假的,要入宮去看嫡姐笑話才是真的。

“不知道皇上聽後,會不會批準下來。”顧菀很是擔憂地嘆了口氣,不過擔心的卻是自己看不到顧蓮和顧萱互相撕扯的笑話。

彼時兩人已然脫了冬裳,謝錦安很是習慣地將顧菀拉到梳妝鏡前坐下,一邊輕手輕腳、還有些不熟練地幫顧菀拆卸頭上的釵環,一邊悄悄地擡起眼睛,溫柔含笑地從鏡子中凝望顧菀的一顰一笑。

越看越是喜歡,心房和不受控制一樣怦怦作響。

聽到顧菀的話語,謝錦安不免揚眉一笑,話語中蘊滿輕柔:“皇上會答應的。”

“畢竟即便如今老親王的名聲就如同過街老鼠一樣,但旁人提起時,總是不會遺漏他當年對皇上的救命之恩。”

“皇上那樣一個好名聲的人,自然不會因小失大,節省一個令牌而給人留下疑似不顧恩情的猜疑。”

“只是老親王年歲已大,恐怕時日無多。”謝錦安將固定整個發髻的金嵌翡翠綠珠發釵摘下,伸手讓顧菀如綢緞一樣的烏亮青絲在自己的掌中一點點流淌而下,眉眼間露出與顧菀此刻一模一樣的輕巧笑意。

兩人的目光在鏡子中交匯了片刻。

顧菀很默契地接口道:“我已經同顧良姊講好了,若是將來老親王府再用不上那令牌了,就會直接送到咱們府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