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一百二十章(雙更)

◎“裏頭有皇後娘娘最愛聽的那一曲戲。”◎

偏生有些天不遂人願。

至晚間, 連到了宮中團圓宴的時候,也未曾見到謝錦安的身影。

說是團圓宴,其實不過是皇上、太後並底下的小輩坐在一方小榭, 共同圍在一個大圓桌上,互相客客氣氣地說著所謂的家常話。

顧菀原以為,皇後太子並幾位高位妃子,皆是稱病未來, 這團圓宴上總該輕松些。

不想武王在被反省的期間,似乎偷偷摸摸釀了一大缸子醋,還是要壞掉的陳酸味,對著顧菀舉起杯子,張口就是一句“三弟這些日子可是大忙人, 都沒時間陪著本王喝酒了, 幸好三弟妹在,還能陪著本王喝幾杯。”

說罷,武王還酸酸地道了一句:“三弟妹想來不會因三弟得了重用,就看不上本王了罷。”

顧菀彼時正在給太後倒上果子茶, 笑容乖巧:“您上回不是說覺著宮宴上酒液喝膩歪了、果子露又齁甜,孫媳便想了個法子,將淡茶和果露混在一塊兒,做了果子茶, 您嘗嘗行不行?”

聽了武王的話,顧菀下意識地瞥一眼皇上和太後。

果然兩座大佛都笑意漸淡。

“這果子茶果然不錯, 既有茶香, 又不失果子的甜香。”太後斜斜望一眼武王, 對顧菀笑道:“只是哀家喝了, 總覺得產生了幻覺, 隱隱有些不中聽的胡話響在哀家耳邊。”

顧菀面上的笑摻了些無措與尷尬,不去看武王,只對太後軟軟笑道:“皇祖母喜歡就好。”

太後親自為顧菀舀了一勺珍珠蛋羹:“哀家自然喜歡。”

眼見著太後不高興,自詡大孝子的皇上自然更不高興。

他原覺著,相比較太子與李皇後而言,這段時間的武王頗為安分,被康陽郡主拒絕了一次後,也未曾再嘗試籠絡靖北王府,這才將這個兒子給放出來,也是對太子的敲打。

誰想武王一出來,仍舊是本性未改,借著宴席飲了那麽多酒不說,還說些令人生厭的話。

一掃武王手邊已經空了的三個酒壺,皇上略皺了皺眉,抿了一口自己酒盞中的人參茶,對武王平聲道:“既然已經喝醉了,便早些下去歇息罷。”

皇帝的語氣極為淡然,甚至含了些關心在裏頭。

可落在武王的耳朵裏,就似一道乍然響起的驚雷,讓武王的酒登時就醒了一大半。

低頭瞧一瞧自己手中的酒,心中不由懊悔:他好容易借著太子的對比,讓父皇把他放出來,最後竟是喝酒誤事!

羅壽覷著場中的氛圍上前,對皇上恭聲笑道:“回皇上,正好德妃娘娘思念武王殿下,派人想請武王殿下過去呢。”

皇上深深瞧了武王一眼,頗隨意地擺了擺手。

武王如蒙大赦地下去,只恨自己今日出門前,沒有將嘴巴給丟掉。

待武王離開,席上除了皇上外,都是女子,說起話來比先前要和氣許多。

宴至後半段,太後多喝了兩盞果子茶,不免轉頭望向皇帝,語氣中帶了些嗔怪:“往年這時候,都有錦安給哀家充當說書先生呢,今年卻沒有了。”

“哀家這把老骨頭便罷了,莞娘與錦安才新婚,這開年第一日就不得團圓,哀家看著可心疼。”

“王爺為父皇、為朝廷做事,勤勉些是應當的。”顧菀適時開口,垂眼輕笑:“回頭等王爺回來了,孫媳向他學些笑話,回頭說與皇祖母聽,皇祖母便不心疼了。”

柔安公主也笑著搭腔:“孫女和三皇嫂一塊兒學,可以說個相聲,逗祖母高興。”

太後撐不住笑了出來,一邊努力板著臉,一邊對兩人說道:“你們誰都不許學——錦安那油嘴滑舌的本事,只他自己有便是了。”

柔安公主在太後身邊久了些,如今也敢靠攏過去撒嬌:“皇祖母從前還說三皇兄這是口齒伶俐呢,孫女回頭就悄悄告訴三皇兄去。”

聽聞太後的話,皇上面上有些訕訕地一笑,後又聽顧菀的話語,不覺滿意頷首,念及這一個多月來格外僅僅有條的宮務,開口給顧菀賜了一道菜:“肅王妃很是懂事——朕記得錦安在陳院令那兒,替你討過補氣血的方子,朕便賜一道乳鴿燕窩羹予你。”

“不必起身謝恩了,一家子說說話便好。”

“對了呢,哀家庫房裏,前些日子清出來不少人參靈芝,回頭送去你王府中。”提起補身子,太後不免提起如今住在肅王府中的老夫人:“鎮國公……鎮國中尉老夫人,如今可還好,莞娘可要提前回去陪老夫人?”

“孫媳在中午已經陪祖母用過一頓團圓宴了。近日祖母的身子不大好,喝完湯藥後便早早睡下,待孫媳回王府後,祖母應當已經睡熟了。”顧菀微笑道來,至最後起身向太後、皇上各行了一禮:“替祖母謝過太後娘娘的恩賞,謝過皇上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