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這是阿菀給他的第一封情書呢◎

琥珀聞言, 胸口的那股子怒氣倏爾消散,轉而深深點了點頭,頗有些鬥志昂揚:“王妃放心, 奴婢一定盡自己所能地幫王妃!”

顧菀莞爾一笑,將那“洛州行宮”的賬目放到琥珀手中:“既然你這樣說了,那我就將洛州行宮的賬本交給你看——禮部每年都是要和殿中省對賬的,而皇上已然十余年未曾去行宮住過, 對於行宮的賬目,想來禮部也不會如皇宮中那樣的仔細核對。”

既然如此,殿中省總管借著行宮的名頭兒撈油水,是最為方便的。

且行宮宮人少,耗費方面少, 賬冊簡單, 交予琥珀查最是合適不過。

琥珀應下,低首瞧了瞧,盯著那“洛州”二字有些出神。

片刻後,她幾乎要在馬車中跳將起來, 眼睛放了光似的望向顧菀,努力壓底聲音詢問道:“王妃,若是奴婢記得不錯,這洛州……好似是皇後與丞相家的本族所在?”

顧菀輕輕點了點頭, 唇邊的笑加深了些許:“便是如此。”

都將自己老家送到她眼前來了,若是不笑納, 當真是對不起李皇後了。

“但今日不著急這些。”顧菀心頭惦念起謝錦安, 對琥珀吩咐道:“你回府後, 即刻派人去外面打聽著, 若魯國公、安樂伯府幾處有人送了鋪蓋行禮去刑部衙門, 咱們也得收拾收拾給送過去。”

要是其余幾家都沒有動靜,那她也先按著不動,省得有那等不懷好意之人,參奏一本“肅王嬌氣、無心審訊”等惡意之語。

還有……鎮國公府恐怕要撐不過春闈之事。

鎮國公此刻定然十分惶急,指不定讓藍氏帶了什麽話語出去,向被放出去的人脈求助。

此刻人人自保都應對不暇,藍氏絕對求助無門。

到最後,大約會將目光落在她這個做了王妃的女兒身上,借著老夫人、借著孝道,半帶威脅地讓她顧菀去向肅王求情,在查案中稍稍留一些情面,頂好直接揭過去。

顧菀立刻在心中敲定:趁著藍氏上午回府,還在休整,下午就將老夫人接來肅王府!

橫豎給老夫人留的院子,已然休整了大半,剩下的再慢慢添進去。

雖說謝錦安說了,老夫人之事顧菀自己拿主意便可。

但顧菀仍是決定修信一封,將此事連帶著協助宮務之事告知。

唔,昨日赴宴前,李管家便說了,花園中的金山茶花已然半開。

在信中夾一朵金山茶花給錦安罷。

*

重陽宴上,狀元雙紙,一佳一劣,字跡迥異。

此事經過將近一整日的封鎖,終究從層層矗立的朱紅宮墻中流瀉出來,傳入人聲煙火氣的街市巷道之中。

百姓們知曉這消息後,震驚之下難免議論紛紛,有人言世家依仗權勢,實在可惡;有人道聖上終究聖明,下令徹查到底;還有人說起,往年之中,有哪些素日裏文采平平的世家子弟,最後竟在春闈中撈了一個功名,開始做官的。

茶樓酒家之中,已然有那等機靈的說書先生,以此事為原型,編寫重陽宴上發生之事,輔以擠眉弄眼、頗為誇張的肢體表演,吸引了一大批好熱鬧的人,去日日觀聽、喝彩,人都從門口擠到了街道上頭。連梨園戲班子都琢磨起來,要不要趁著這段熱鬧,編一段新曲目來。

而在刻意的引導之下,甚少有人說起朝廷失職之事,頂多有人奇怪些:往日辦大事,幾乎都是太子殿下或是武王殿下,這回卻是肅王呢。

難道肅王殿下特別擅長辦案麽?

想到這,眾人也就模模糊糊想起來:喔,對了,這一回春闈殿試好像是太子殿下代皇上去的呢。

與此同時,有不少春闈失意、垂頭喪腦的舉人們,聽聞這樣的消息,立刻開始往京城趕赴,原先失望沮喪的心如沐春風,重新活躍起來。

——那些替兒子、替親戚或是替幕僚賄賂作弊的官員會得到如何的下場,他們並不能確認。但他們唯一知道的是,為了平天下人的口舌,皇上十有八九會在來年重新舉辦春闈!

有的舉人自覺不服,認為自己的名額是被世家子孫占了去,信心昂揚地回去京城驛館。而有的舉人自認水平中下,亦起了燃火一般的心思:這回至少少了十個競爭對手,這進士名額指不定就輪到他了呢。

相較於外頭的熱鬧,刑部衙門裏頭是十足的冷凝壓抑之景。

唯一增色的,是時不時從地牢下傳來的壓抑痛叫。

含著令人心驚的淒哀、絕望,混合成沉滯的嗚咽。

這一點嗚咽,從地牢傳到前廳的時候,就化為一縷陰森森的輕風。

不引人注意,被人視作平常,但總會叫人起一些不可忽視的雞皮疙瘩。

魯國公府、安樂伯府、吏部尚書府都派了人來送換洗的衣物、被蓋。